第B04版:乐龄

多数戒烟者在身体受到疾病困扰后求助戒烟门诊

依靠毅力“干戒”成功率很低

  烟草对健康的危害已是不争的事实。全世界前8位死因中,有6种与吸烟有关,吸烟的人比不吸烟的人平均寿命减少10年。戒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烟民来说并不容易,戒烟失败很常见,因此部分吸烟者会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在市中医医院戒烟门诊,前来接受戒烟治疗的患者总量虽不多,但与5年前相比,就诊量至少增加了20%。其中老年患者是最多的,八九十岁的高龄老人也不少见。

  顽固的口腔溃疡也与吸烟有关

  在戒烟门诊,多数患者是身体出现状况了,受到慢阻肺、中风、心血管等疾病的困扰,到心、肺、脑、脾胃、口腔、肿瘤等科室求助。为更好地治疗疾病,戒烟是同时进行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治疗项目。

  长期吸烟会对肺、心脑血管等造成损害,这已广泛为人所知。其实还有一些其他顽固的毛病也与吸烟有关,而且大多数人可能对此并不了解。比如常见的口腔溃疡,就与吸烟有关。有研究者对部分吸烟者口腔唾液的PH值做了测试,发现结果均高于正常值。当针灸戒烟后可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证实了吸烟可以改变口腔、食道、胃的内环境。市中医医院戒烟门诊周菊华主任介绍,口腔唾液PH值的变化,会引起口腔溃疡,患者往往找不到真正的原因。有的吸烟者常发,一年中300天会与口腔溃疡“为伴”,看过很多次医生,但就是很顽固,难以治疗。因此,对他们来说,要治疗口腔溃疡,戒烟是第一步。

  戒烟的好处不必多言。戒烟20分钟,尼古丁含量降低,全身的循环系统得到改善,特别是手和脚;戒烟48小时,尼古丁全部清除,味觉和嗅觉开始得到改善;戒烟3-9月,任何问题都得到了改善,且肺部的效率增加10%;戒烟10年,患肺癌的几率减少一半;戒烟15年,患心脏病的危险与从不吸烟的人相同……对前来求助的吸烟者来说,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戒烟的好处是立竿见影的,远期好处更明显。即使是老年,戒烟也能减少发生缺血性心脏病、癌症等疾病的危险,戒烟对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的治疗也有很大帮助。

  “干戒”的戒烟成功率很低

  很多老烟民觉得,戒烟不过是考验意志力的一个任务,只要够坚定,并不一定需要医生的帮助。但经历过多次戒烟、复吸、再戒、复吸的惨痛经历,才了解到戒烟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事实上,吸烟成瘾不是一种习惯,而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导致吸烟成瘾的物质是烟草中的尼古丁。科学数据表明,依靠毅力“干戒”的戒烟成功率不足3%。

  周菊华介绍,戒烟是一个需要规范诊断和治疗的过程,深度评价是医生需要对戒烟者进行诊断的重要步骤。检查其心率、血压、体重等,呼出气CO检测,必要时需要做心电图、胸片、肺功能等。借助CO测试仪和尼古丁依赖量表,可以判定患者的尼古丁依赖程度,依据轻度、中度、重度的不同分值,结合患者的具体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使用戒烟药物。

  门诊中,医生接诊最多的就是尼古丁依赖处于中度的患者,他们一般抽烟在5年以上,每天20支以上。来求助的年轻人较少,50岁以上的吸烟者是最多的,其中不乏80多岁、90多岁的高龄患者。

  不少患者曾经想借助电子烟来戒烟,但几乎所有人后来都复吸了,因此来寻求帮助。还有不少人会用尼古丁贴片、尼古丁口香糖来减少对烟草的依赖,作为戒烟的一种手段,但类似尼古丁贴片的东西只是减少了尼古丁的量,往往无法彻底阻断,吸烟者达不到戒烟的效果,而且容易复吸。

  戒烟最好采用

  “突然停止法”

  医生表示,戒烟成功的关键是患者自身的戒烟愿望,同时治疗者及同事、家人应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理解。

  戒烟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建议选择一个吸烟者心理上放松、没有精神和时间压力的日期,避免选择饮酒聚会较多的日期,可以选择一个对吸烟者具有特殊意义的日期作为开始。“很重要的一点是,戒烟方法最好采用‘突然停止法’,而不是‘逐渐减量法’。”周菊华说,“逐渐减量法”由于持续时间较长,往往不容易坚持,而且一部分选择“逐渐减量法”的吸烟者其实是为自己不想戒烟找借口,所以最好采用“突然停止法”。

  戒断综合征是困扰大量患者戒烟的难题,他们往往会表现为易激惹、挫折感或愤怒;焦虑;坐立不安或急躁;失眠;食欲增加等。在戒烟初期,尤其是戒烟前5天会很难熬。度过了这个阶段,后面会轻松一些。周菊华介绍,这是最为关键的5天,患者需要经历一个连续的治疗过程,同时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早睡早起,放松神经。饮食上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喝酸性果汁喝温水,两餐之间喝6-8杯水加速体内残积的尼古丁排出体外。同时不要食用容易引起烟瘾的高糖、高脂食品,可以增加蛋、奶制品;第二,扔掉烟具,减少“条件反射”,尽量少接触吸烟环境,并开展劝阻别人的戒烟活动;最后,在开始戒烟的5天内充分休息,生活规律,克制吸烟欲望,用深呼吸、喝水、嚼口香糖、嗑瓜子等分散烟瘾,忍不住烟瘾时可以立即淋浴。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从事其他趣味活动,转移注意力。

  在戒烟过程中,定期到门诊随访很重要。戒烟后的头一个月内,戒断症状较严重,应该进行一次随访,强化戒烟效果。医生介绍,患者可以到门诊复诊,也可以通过电话了解情况,一般在第一周、第一个月、第三个月、第六个月时间点进行随访,必要时对随访频次进行调整,比如增加对复吸者的随访频次。持续不吸烟6个月以上,即是戒烟成功。

  (晚报记者 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