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晚报记者 小景)七夕节被不少人视作“中国情人节”。然而相比已被各类“情话”、“虐狗”占领的微博和朋友圈,锡城的商家们反应却相对“淡定”。
除了常规的气球、鲜花以外,布置一些温馨浪漫的装饰品,摆放各种卡通毛绒玩具也成了大家的首选。事实上,相比于跨年夜等大节庆,商场的七夕落地活动内容其实比较“单薄”。各大商场的美陈都相对平淡,没有之前铺天盖地营造“打卡圣地”的感觉。
各类珠宝、服饰、包包、口红等都纷纷开始宣传,但因为才经历完年中庆,消费者们对“血拼”显得有些提不起兴趣,商家的折扣也无法和年中庆时相比。黄金珠宝柜台有一些针对七夕的特价款,借此吸引消费者前来购买。如潮宏基π·派系列标签价4980元,七夕价3199元,甚至有标签价6680元,七夕价3999元等,也有商场直接黄金每克立减50元。
另外还有化妆品区,如大东方百货有以相应积分+一定数量金额兑换化妆品套装的活动。八佰伴此前有运动品牌第一件吊牌价、第二件1折的活动,但4日以后就只有满一定额度赠送礼券的活动了。当然,一楼国际名品年中庆的活动仍然有部分持续。此外就是部分购物中心有氛围类活动,如苏宁广场副总昨日就接连发“有明星来”的朋友圈,万象城则选择做美食活动。
“什么节都说送礼物,哪里有钱?”刚参加工作的小李直挠头:别看一年只有一个七夕,一年还有情人节,白色情人节,三八女神节,圣诞节,万圣节,春节和女朋友生日。要是每个节都要送礼物,一年12个月就有8个月要吃土了。“七夕就是约会啊,还是去看电影好了。”
某商场企划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商场不仅不过七夕,也对情人节、圣诞节等“一天节日”提不起兴趣。当然,后两者还会布置美陈,而七夕则美陈都干脆没做。过节积极性不高,因为针对情侣的各种促销活动已成为日常。而且七夕毕竟是社交性质的节日,商场打折也没有太大影响,加上刚刚过完年中庆不久,七夕对商场的消费拉动非常有限。更何况今年七夕节并非周末,情侣们大多会选择下班后去商场过七夕,这意味着即便商场在七夕白天或是之后的周末大规模做落地活动,也没有太大意义。
与实体店相比,“逢节必促”的各大电商早早启动“七夕模式”。记者登陆多家知名购物网站发现,“七夕礼物”升至首页推荐位置,其中最多的还是鲜花、项链、耳环、戒指等,另外各种玩具占比也不小。今年七夕,虽然线上商家们促销大战的热情不减,但“电商每月基本都有折扣促销”,经常网购的刘女士表示自己对七夕购物优惠并不抱期待。和朋友一起吃饭、聊天,抑或是一个温馨的电话问候,也比鲜花来得更实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