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爸妈的
无锡惠山古镇,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文化底蕴丰厚。8月2日晚上,报业小记者采访团来到惠山古镇“纳凉喜乐会”采访,感受历史散发出的时光韵味。跟爸爸妈妈一起,体验父母的童年记忆,泼水狂欢,欢歌踏舞,共同来了一场穿越之旅。
青石板铺就的街面,一位推着自行车的师傅走了过来,他的自行车有点奇特,车后座放着一个木箱子,师傅告诉小记者们:“你们可别小瞧这个车子,这里面可是有讲究的。在我小时候没有冰箱,卖棒冰的每天只路过一次,就是骑着这样的车子,每天下午1点准时路过我家。听到外面叫卖的声音我们就跑出去。5分钱一根棒冰,那时已经很奢侈啦。打开箱子给你们看看,里面可是有保温层的。”“保温层?叔叔,棒冰不怕太热,化了吗?”“这个保温层啊,是用棉花缝制起来的小被子,棒冰放在里面就不容易化了。”小记者们围着“棒冰师傅”,不停地问着各种问题。父母小时候的生活,让他们兴致盎然。
“嘿! 呵嘿! ”原来是一群舞者灵巧地跳着竹竿舞。如果跳舞者不熟练或胆怯,就会被竹竿夹住脚或打到头,持竿者便会用竹竿抬起被夹到的人往外一倒。小记者们钻进人群,三五相邀也欢快地跳了起来。
跳完了舞,小记者又坐在小马扎上,观看起了露天电影,“小时候,我们可都是要早早带着小板凳去抢好位置的。”看着电影,听妈妈讲着小时候的故事,小记者们仿佛穿越到了父母的童年时光。
电影刚结束,纳凉夜的重头戏泼水大战上演了。小记者和家长都沉浸在热闹的狂欢中,大家用水枪互相“攻击”,全然忘我。水枪里没水了,赶紧跑去找大缸、装子弹,再来“大战”几回合。
(章锂娜)
小记者活动手记
不知什么时候天上下起了“雨”,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个调皮的小妹妹把水射向了天空。于是我也迅速地瞄准离我最近的小男孩,他似乎知道了我要射他,便也把水往我这儿射。我赶忙猫下腰,躲开了他的“攻击”。打水仗在你瞄准我,我攻击你的欢乐中结束了。
——侨谊实验小学五(7)班 方奕扬
“这木箱里真的有棒冰?难道不会融化吗……”师傅一边打开箱子给我们看,一边笑吟吟地说:“这个木箱可是有讲究的。木头本来就隔热,再盖上这层厚厚的棉花,能让棒冰几个小时不化。”接着师傅取出一支硬邦邦的棒冰,大家看了忍不住啧啧称奇。
——兰亭小学五(2)班 吴宸宇
“一二,三四”,不远处的广场正拥挤的人群中有着一群舞者正在跳竹竿舞,持竿者嘴里打着节奏,舞者们便兴高采烈地跳起来,大家都开心极了!身旁的妈妈举起手机拍下这幸福的一刻。
——天一实验小学五(9)班 杨玺茹
我们被一阵悠扬的二胡演奏声所吸引,循着音乐来源处,原来是三位身穿旗袍的漂亮姐姐们在演奏我们熟悉的《二泉映月》《雨醉江南》等民间乐曲。旋律优美,听了让人心旷神怡。
——南长街小学五(6)班 祝珉
我们在竹竿街清凉跳跃,在泼水狂欢中感受凉爽和喜悦,还手牵手在篝火旁载歌载舞……热情奔放的少数民族的歌舞,为江南古镇注入不一样的激情和活力。
——连元街小学四(13)班 徐建博
我们去拜访了制作惠山泥人丁大师。他切了一小块泥展示给我们看,只见他将泥搓成一根像面条似的直线,时而甩动时而折弯以证实惠山泥的柔韧度。看着室内展示的泥人,真是千姿百态,非常可爱。
——金桥双语实验学校新城校区五(6)班 高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