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最近有市民经过运河西路时,发现这里有一座高达8层的立体车库即将建成。据了解,这座车库是无锡市供电公司为了解决停车难题而兴建的新型智能车库,未来通过人脸识别,就能实行自动升降。
昨天,在运河西路靠近梁溪路段看到,这座钢架结构的智能车库非常整齐美观,几名工人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安装等工作。整座车库的钢架是蓝色的,底板则是红色的。第一层的格子上方每隔一车位就会有一个红绿灯装置,施工人员还将一辆白色轿车开上去进行了试验。每个停车位上方都可以看到用于升降的链条,和自行车的车链非常相似。一位叫张磊的工程师表示,他们来自山东的泰达公司,是专门安装立体车库的。这座车库每层设有16个停车位,8层一共有120余个车位。
令许多市民印象深刻的是,无锡不少小区两三层的立体车位都较为难停,还经常会发生故障,这么高的车库,停车难不难?是否费电?容易发生故障吗?对此,张磊的解释是,考虑到停车的难度,每个车位宽2.5米,“车头开进去就行,足够宽,不太会撞到旁边的立柱”,也就是升降的过程需要用电,大部分停在那里不动就不怎么耗电。他还表示,应该不太会有大故障,这种联动立体车库是整体打造的,小零件不是很多。另外,为了避免风雨侵蚀,整座车库还会有一个透明的“外罩”,将成为运河西路上的一道景观。
据悉,这座车库主要是通过人脸识别来进行升降操作的。一层车库的多个红绿指示灯起到指挥作用。绿灯亮着表示可以停车,车主可以将车子直接驶入,停好后刷脸,车子会自动升降,找到停车位。整座车库有多个出入口,等待时间也不会很长。
有人表示,这可能是目前无锡最高的立体车库了。对此,张磊表示,他对无锡最高的停车库并不熟悉,他经手过的其他城市的立体车库最高为十二层。实际上,现在一些塔式立体车库可以造到三十多层高。目前,不少城市为了解决停车难题,采用这种集约式的车库,往高里造。这种车位每个造价1至2万元,造得越高,成本还会相应提高。据观察,这座车库按每个车位宽2.5米算(一排16个车位就是40米),长3米左右,整个平面面积也就是100多平方米。
无锡市供电公司综合管理处的姚文革介绍,这座停车库原本就是他们公司的停车场,能停三四十辆车。现在车位越来越紧张,尤其是碰到其他几个区的下属公司前来开会时,就要多方协调停车问题,十分头疼。为此,他们腾出场地试点这种“小高层”立体车库缓解停车问题,车位比一般车位宽30厘米左右,是否好用和省电,还要看使用情况。车库可能于本月底基本建成,最快下月投入使用。
(黄孝萍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