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小组造出国内第一艘消防船
1947年夏,无锡举办民间消防水枪射击比赛。“北七救火会”队参赛,因人力掀泵橡胶进水管出现裂缝,抽不上水。时年19岁的爷爷急中生智跳入水中,用淤泥涂抹进水管裂缝,水枪立刻击中目标。队长杨寿康见他机智勇敢,当场宣布吸收他为义务消防队员。“北七救火会”购买了上海德昌机器厂的机动消防拖泵,队长指定我爷爷去交接验收,不久买了福特卡车,又让他去学开汽车,从此遇火警就由爷爷开福特卡车拖着德昌泵去救火。
杨寿康是无锡有名的消防指挥员,又是造船名师,他总结无锡地区的消防救火经验:水网密布,消防救火多是到河、塘、池、浜取水,若把“机龙”搬上船,船到河岸吸水,救火快捷有效。杨队长找到我爷爷:“你是造船世家后代,既懂机械又会开汽车,现在给你一个重要任务,去造消防船,配给你木工陆阿多和机匠陈堃林。”很快三人组成专业小组开始造船,他们在平安浜8号厂滩施工,日夜奋战,从设计绘图、放样造船、安装机器调试设备到下水航试,只用8个月就造出国内第一艘消防船。杨队长又要求他们用10天试航熟悉河道水源。试航到第8天(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进入无锡。无锡解放那天上午7时许,接到周山浜大隆机器厂失火的警情,杨队长率领驾驶着第一艘消防船急赴大隆机器厂码头,船首机轮式水枪迅速喷射,立即控制火势。由此“北七救火会”创造了三个“第一”:第一艘消防船下水救火遇上无锡解放第一天;第一艘消防船第一次出救大隆厂火警马到成功;国内第一个水上消防站落成,新船入船坞。
解放后,我爷爷就参加新民主主义学习站学习,接受新思想教育,积极投入参军热潮。1951年他到无锡市公安局消防大队招兵处报名入伍。因他有文化、有汽车驾驶技术,被安排在消防股当干事,主要任务是管理40余名驾驶员和机务员业务,管理消防大队和42个分队的消防装备。
无锡消防大队对解决消防车“吸深难”作出贡献
1952年春节后的一天,吴桥新民村500间棚户区发生大火,危急时刻我爷爷替班驾驶2号车走险路,穿火弄到达西码头,用水枪灌水法抢救西驳岸西区,西区民房一间未损。整个施救工作从早上7点15分一直持续到下午2点。消防大队长在战斗总结大会上宣布:消防大队2号车和驾驶员立功;吴桥北岸11辆消防车不能上水要查明原因;由2号车驾驶员对20辆参战车全面检查上报大队。我爷爷用革新成果“真空检测仪”对全部车辆进行普查,查出所有消防泵的吸深力均在3.5米以下,11辆消防车北岸水位均在4-6米,显然“吸深难”的问题突出。消防大队长看过他的书面报告后,指示要千方百计解决“吸深难”问题,力争吸深力达到7米指标。爷爷在修理雪佛莱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时受到启发,研制出“双滑板真空吸水器”,在北九福特消防车上做试验,吸深性能达到了7米/15秒。公安部派专家来无锡实测,爷爷驾驶150型轻型消防车到郊外再作测定,结果是吸深7米/12秒。公安部领导表示,无锡消防大队对全国解决消防车“吸深难”作出贡献、创造奇迹。决定把这一技术移植到上海震旦厂国产的消防车上,让解放消防车走出国门。
南长区水弄堂周边6个分队联名打报告,为解决“吸深难”问题,要求在清名桥建消防站并配置消防船。大队领导给我爷爷艰巨的任务,即建造更先进的消防船。接受任务后,他到清名桥实地勘察,与消防分队协商,设计了新型8米消防船。船体由东门轮船厂定制,机械、水泵系统由修理所承制。经过8个月的奋战,下水试航一次成功,投入到国庆保卫工作中。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无锡市决定拆除老城墙填平中山河等城内河,城内救火水源减少,这也给消防带来新课题,根据这一新情况,爷爷设计用福特卡车改装成带水救火车,采用50马力发动机配150型水泵装成拖挂式消防泵,以最新型机动拖泵对旧车更新换装。委托上海太平救火车厂加工改装,国内第一辆水罐消防车诞生了。经县前街中山路段、江阴巷、道长巷3处快捷扑灭初起之火,社会影响扩大。
1956年,领导决定带9名学员到江苏公安学校消防专业学习深造,我爷爷有幸参加了专业学习,任第6班班长。毕业后回到消防大队任直属中队长和灾场总指挥。
技术革新成果等身的
他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
1958年,江苏消防技术革新成果展览在无锡召开,全省共有220项新成果,无锡市占180项,其中属于我爷爷个人的达82项,包括:照明救援车、多功能自动引水轻型消防车、通讯指挥车、第三艘V型艇消防船、船用消防泵和车用消防泵等。
1958年,公安部向全体公安队伍发出“有事办公安、无事搞生产”的号召,无锡公安局响应号召决定消防大队办消防器材厂,我爷爷任厂长。当时的主要任务:一是承担全省消防车辆维护和技术改造,二是生产消防器材。当时把修理所搬进圆通路交警大礼堂作为临时工厂。在爷爷带领下,无锡消防器材厂历年出色完成任务,维修全省在用消防车辆,确保出救服役;用解放牌汽车底盘改装成水罐车、泡沫车、二氧化碳车、干粉车,换装消防装备250辆;制造消防船4艘、制造50型拖泵25辆;完成公安部SS16型出口消防栓12000台、TA4.1型挂钩梯2000部、车用消防泵17套、船用消防泵15套。
我爷爷在消防大队工作期间,多次立功受奖,连续被评为功臣、市先进工作者、市劳动模范。1958年以“模范民警”身份参加无锡市第二届党代会。1959年他被评为全国公安模范,到北京出席全国公检法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在中南海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1959年建国10周年国庆,爷爷作为“全国劳动模范赴京国庆十周年观礼代表团”成员,再次进京,登上了天安门观礼台,进人民大会堂出席国庆10周年庆祝大会。
退休不忘发挥余热
事迹深深感染后辈
当公安部把“油轮船队失火自行泡沫灭火”的课题交给无锡消防支队时,爷爷已退休了,但听说单位要他帮忙,他并没推辞,用其所长,发挥余热。他借308部队工厂进行设计和试制工作,研制出“BD32SC电动消防泵”系统,通过了上海船鉴局鉴定,生产3套配置给长江油轮公司3个20000吨级船队建站应用。2006年,爷爷受聘于公安消防部队南京士官学校,讲授《消防泵系》课程。
在我心目中,爷爷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慈祥老人,他一生为我国消防事业呕心沥血,为研制消防“武器”尽心尽力。他对事业的执着影响着后辈。我们这个大家庭里四代同堂,有10名共产党员。在爷爷影响下,我从小就想当一名警察,长大后报考了法律专业,毕业后在北京市公安局工作,真正成了一名警察。如今和他聊天,他的话题仍离不开消防事业和船文化研究。至今爷爷还每天读书看报,关注国内外最新科技发展研究动向和成果,还为无锡船文化研究会动脑挥笔写历史。
(本文作者:蒋立,北京市公安局经侦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