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二泉月·晚会

烽火草木深

  | 沈毅玲 文 |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太湖西岸的古城阳羡,人潮涌动,一齐向北奔流,那里有座小镇叫芳桥,正在明亮的日光里沸腾。

  这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小镇近年来在“目连节”活动的渲染带动下声名鹊起,悠远历史与丰饶物产交相辉映,深厚文脉在秀山丽水间灼灼其华。动与静,古与今,虚幻与真实的有机玄变里,这片得天独厚“九山四荡”之地,吸引着方圆几十里的人们纷至沓来,只想一亲芳泽。

  挤在人群里,观水上表演、品非遗盛宴、听荡里潮音、赏民间文艺,繁盛灿烂的文化冲击得我有些眼花缭乱,直至站到一排典型江南园林风格的灰墙黛瓦前,时光才静止下来。“江南美专旧址”,大小两块黑底烫金的字牌悬于门头与左侧。小门内亭榭隐现,花径绰约,一树高大的棕榈叶探出绿影,在蓝天青砖花檐映衬下,画面古朴典雅又不失灵动生姿。经历了庆典现场人声鼎沸、锣鼓喧天的繁盛景象,这一方天地有着一种遗世独立的美,清丽而婉约。

  我迫不及待拔腿踏入。“逸轩亭”迎客松般俏立园中,小巧精致,亭柱两侧题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联,葡萄架下曲径通幽,无名小花风情摇曳。这座占地不足两亩,教室仅有几间的“江南美专”,竟培养出泰斗级人物冯晋庸等多位植物绘画专家,听着馆长介绍种种成立逸闻,参观陈列室名家及江南美专师生冯澄如、冯晋庸、彭炳元等一大批在植物科学画上有着一定造诣的画家和艺术大师的作品。一抹金色的斜阳漫过窗棂,悬挂在展览室里泛黄的照片、报刊和杂志上,微尘浮动、墨香清逸,空气中散发着古朴悠远的气息。幽深的思绪不自觉地向岁月纵深飘荡,一片波谲云诡的历史烟云在我眼前徐徐展开。

  1939年,祖国山河破碎,各路文人名士作鸟兽散,面临着人生新的抉择。宜兴籍画家徐悲鸿选择背井离乡,四年间,他在异域他乡日以继夜地画画,将卖画的钱全部寄回祖国支持抗日,赈济灾民。一介文人,一身傲骨,一腔孤勇,满腔热血,悲鸿大师的壮举,深深激励着远在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的教授冯澄如。在此之前,他为科学家陈焕镛著的《中国经济树木》《树木图说》绘制的全套植物科学画作,早已奠定了中国植物科学画的坚实基础,更为旧中国填补了一项空白的艺术领域。看着眼前产业停滞、万物凋零、岁月蹉跎的现状,出生于耕读世家的冯澄如内心无比焦灼。同根同脉的宜兴老乡徐悲鸿如一束光,照亮了有识之士冯澄如的前路,他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回乡办学,将二十多年所学与积累传授与发扬。科学家秉志、胡先骕、陈焕庸等同事好友也给予了大力支持。而著名科学家周培源的父亲,芳桥著名乡贤周文伯为这项办学教育事业,不但奔走调停帮助处理各种事务,还慷慨提供了自家房子作为教室。

  1943年7月,我国唯一一所专门培养科学艺术绘画人才的高等学校——江南美术专科学校,在宜兴芳桥后村诞生。同时与生物科学画家冯澄如教授一起从北平奔赴太湖之滨的,还有全国著名植物学专家唐英如、动物学专家张宗葆,三位国内行业翘楚,就这样相约江南小镇,意气风发,颇有点桃园三结义的豪迈气概,他们在这个小镇携手播下了生物科学画的种子。

  芳桥人历来崇文尚教,旧时代境内私塾盛行,办学最早可以追溯到清初建立的阳山书屋。这是一片文风蔚然的肥沃之地,有着深厚的办学根基。根基深厚是立足之本,可当时毕竟形势复杂,战乱频仍,敌后根据地被日伪军盘踞,炸弹随时从头顶开花。此时此景,又怎能不让人联想起,中国的大地上那一场史诗般波澜壮阔的文化大迁徙?成立于1938年的国立西南联大,这所只存在8年多时间的大学,却在国人心中刻下不可磨灭的记忆。而在太湖之滨的小镇芳桥,冯澄如等有识之士于战火纷乱、形势复杂的环境里播下文艺种子,开出奇异之花,展现了中国文人的血性和风骨。这不正是中国文人以浩然之气,护中国文脉的最美写照?

  抗战胜利后,冯澄如等专家回京继续钟爱的事业,因此江南美专仅办一届,学制三年,学生二十余名。这所高校如昙花一现,却培养了一批生物绘画人才,后来成为中国各所高校、科研单位生物科学、绘画领域栋梁之才。“冯老师严格训练,要求细致精确,对每张习作的形象、色彩、明暗都要接近标本才算完成”,“在抗战期间艰苦的环境下,老师们的教学完全不受影响,不打折扣,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影响了我们一生的工作”。冯晋庸、彭炳元、史南奎、余鹤松等江南美专毕业的学生,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忆起恩师,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们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做出了出色的成绩,将江南美专严谨认真的教育治学乃至为人处事的品格精神像种子一样到处播撒。

  2014年初,“江南美专旧址”在当地领导以及有识之士的奔走下得以恢复修建,让这一段教学史上的绚丽篇章不至于湮灭在岁月的烟尘里。一处古迹、一个文化符号,说到底,需要一代代人去呵护、继承、发扬光大,得以慢慢蕴积成一方水土的风貌与精神。

  如今,每次去分水太湖边的外婆家,必经过芳桥阳山荡,巍峨牌楼上“阳山荡风景区”的题词,正是冯晋庸的亲笔书法,铁画银钩、龙飞凤舞,在蓝天里熠熠生辉,仿佛在向世人诉说一段美丽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