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二泉月·晚会

南瓜藤馅馄饨

  | 陈朴 文 |

  退休以后,我在家里干起了厨房里的活计,常常要包办家里的“买汏烧”,于是不得不在原来的基础上学一点家常菜或点心的烹饪煮作方法,在实践中搞一点小小的“创造发明”。

  与不少无锡人一样,我爱吃馄饨。退休以后不多久,便学会了馄饨的一套制作流程。不过,与很多事情一样,入门容易学精难,要既确保好吃,还确保卫生,是需要花点功夫不断实践不断思考改进的。

  我家不到一个月肯定要包一次馄饨,每次还要留上30多只放在冰箱里以防不测之需。我不做纯肉的馄饨,而做荤素搭配的馄饨,一般就是菜肉馄饨。但是,蔬菜,特别是青菜,在冬天秋天乃至春天都还好弄,到夏天就麻烦了。对于包馄饨来说,夏天的青菜一是品种不大适宜,二是菜的味道总不怎么理想,还有就是从晚春到中秋季节的菜很难不使用农药,所以,夏天也就成了家里吃馄饨的“淡季”。

  好在吃的时代出现了“倒退”,不少以前认为不能吃的东西变成了“美食”。对我来说,变化就发生在大约12年前。我家从无锡火车站附近拆迁到了新吴区的叙康里。我住的房子南面窗台下,就是一个封闭的大院子,大约有3亩多地,里面堆放了物业公司的杂物,大部分都是荒草。我利用自己是业委会成员的便利,经常进出这个院子。起先是种了以优质月季花为主的不少花草,让大家得到美的享受,大家非常开心。后来我想,还有不少空地应该利用。当时有些人已经开始食用南瓜藤的嫩头了。于是我在一个春天弄来一大把生的南瓜子,在院子里到处播种。不多久,院子里就爬满了南瓜的藤蔓。等到比较多的时候,我便开始收获,开摘嫩头。随着藤蔓的数量越来越多,我一方面与邻里共享(包括南瓜),另一方面又突发奇想:既然南瓜藤的嫩头可以当菜吃,那么为什么就不可以用来当作馄饨的主配料呢?说干就干:有一次我采摘了3斤左右的嫩头,立即又去买来肉和其他配料,开始认真制作馄饨的馅。当时特别的感觉是,自己种植的东西,我一点也不担心南瓜藤嫩头会有什么污染!配料和其他制作方法与青菜猪肉馅一样,不同的是南瓜藤的水分比青菜少,猪肉糜可以适当多放。结果是:首战告捷,马到成功!馄饨的味道一点也不比青菜药芹一类蔬菜制作的馅差!其特点是鲜洁爽口。在我家静养保胎的小儿媳吃了以后一再说:“好吃到,好吃到!”那一年,我吃了好几次用南瓜藤嫩头制作的馄饨,真是大饱了口福。

  遗憾的是,这样的日子只过了三年。第四年,我就迁到了太湖新城的万科社区。到了新地方以后,要吃一顿南瓜藤嫩头制作的馄饨就困难了。主要是,没有条件自己种植南瓜。到菜场上去买南瓜藤嫩头,不但价格高,而且一些来自近郊的卖家常常把老茎老叶也带了进去,让人气不过。幸亏后来宜兴的亲戚经常支援我,每年夏天总要带上两三次南瓜藤来,今年最晚的一次是在中秋节的第二天,好不容易啊!

  说到用南瓜藤做馄饨,有些话还得说明一下。一是主料处理。肉糜买回以后先放黄酒、姜末和葱末调拌一下。南瓜藤的嫩头水分少,一斤可以抵上一斤半的青菜。配比以一斤前夹心肉(要夹精夹肥)配一斤半南瓜藤嫩头为好。二是配料。建议放两样东西,一是无锡的开洋豆腐干,一种圆不圆方不方的比较小的豆腐干,不少菜市场豆制品摊点有卖,其他地方不妨挑选一种优质豆腐干,如果有兴趣弄一点预先用黄酒浸泡一下的开洋也好;另一个是虾皮,既补钙又调味。两样东西斩碎了和进去,都不宜放得多,不必喧宾夺主。三是整个馄饨馅要咸淡适中,略偏咸。注意先适当淡一点,包几只试吃一下再适当添盐,谨慎为妙,常做再积累经验。还有一件事是对南瓜藤嫩头的处理。只要洗干净就行,建议不必去撕藤上的带“刺”的皮,那是非常耗费时间的多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