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官雄在学生时代是学霸,本科就读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专业。家庭、事业双丰收,是我市一家公司的业务经理。今年35岁的他却选择到高职院校学习,为自己的人生寻找一个新的起点。
在金官雄看来,社会大众把文凭当作找工作时的一块敲门砖,有这样的想法并没有错。不过当温饱问题解决后,一个人还要不断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他认识到,在一些发达国家,获得学历只是人们接受教育的原因之一,人们持续学习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个人兴趣,能提供在学历教育外发展兴趣爱好、了解其他行业的机会。“今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给了我们了解感兴趣的领域,追求更高人生价值的机会。”他坦言,自己从小对汽车行业很感兴趣,报考了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相比本科院校侧重理论和研究,大专院校教学更注重实践操作,这正是我期望的教育方式。我打算多了解这一领域,让自己距离汽车领域的创业梦想更近一步。”
金官雄很期待本周六的第一次上课,盘算着如何挤出自己晚间和双休日的空余时间用于学习。10多年前在本科阶段已经学过的基础理论课,他笑道:“一本书看第二遍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同样的课上第二遍也是如此。”
90后小夫妻学烹饪:在蹭吃和点外卖之外多个选择
袁耀和刘佳萌是一对90后夫妻,还是6个月宝宝的父母。从步入社会到组建家庭再到成为父母,小夫妻俩越发认识到了学历和技能的重要性,一同报考了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10月21日下午,袁耀请假上的第一次课是公共课军事理论,他听得津津有味。
“小时候我完全认识不到学习有什么用,想着只要不给家里添麻烦就行。2013年我踏入社会时只有中专文凭,从事着与自己所学专业毫无关联的工作,到现在依旧拿着不高的工资,看不到发展前景。而我那些读了本科、研究生的同学,如今从事的工作对我来说高不可攀。”袁耀感慨。工作6年,他和妻子通过自学相继拿到了成人大专文凭。得知高职院校扩招,无锡有高校招生,小夫妻俩毫不犹豫一起报了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选择这一专业,袁耀有自己的打算:“我们和很多年轻人一样不太会烧菜煮饭。学这个专业是希望以后除了到父母那里蹭吃或点外卖之外还有另外一种选择,也能为孩子和父母服务。多一个技能傍身,或许以后还能换一份工作。”
他告诉记者,在求学的第一天他就感受到了期盼已久的高校学习氛围,“以前在网上看到高校请名家开设讲座的消息时我都特别羡慕,想到现场听却苦于没有机会。现在我就是一名学生,等学校邀请了名师、名家作讲座时,我能名正言顺地去听了,相信自己的学识也能得到多元化提升。”
父子俩各自求学:为了更规范系统地经营企业
上个月,43岁的陆海龙送儿子到湖南上大学后三天,也到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报到,成为一名大一新生。陆海龙很珍惜国家出台这样一项政策,让人到中年的他依然有机会到高校系统地学习专业技能知识。
陆海龙介绍,他当时在一所高校与企业定向培养班学习,拿到了大专文凭。他学了两年服装与管理专业后,被安排到了一家企业与机械相关的岗位工作。“我们就跟着师父学习描图、制图等技术。师父手把手教,学来的知识虽然实用,但有些方面从规范性来说还是欠缺的。比如制图有了国家标准后,机械制图要求越来越规范。”
除此之外,现在身为企业主的陆海龙还认为,在企业发展中特别是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更新换代时,企业负责人在技术层面不应当一无所知,需要懂得更多一些。
陆海龙选择的是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的数控技术专业,与自己目前从事的行业联系较为密切。他很满意学校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弹性学习模式,最期待的还是实操训练。“学校为我们排的课大多在晚间或者周末。自10月9日上课以来,我觉得收获很大。”陆海龙表示,“比如在一堂法律课上,老师有针对性地讲了《劳动法》。原先在社保、劳动合同等方面不了解的地方,经老师条分缕析了一遍后,我觉得以前遇事到处托人的处事方法要改变了,如今凡事就要依法依规办。我虽然是小企业主,也在考虑聘请一名法律顾问,在经营中预先防控风险。”
(陈春贤/文 施丽莉、李志坤/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