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无锡

冬令进补膏方热

“膏滋”冬补曾是江南地区民俗

  昨日,无锡市中医医院第六届“龙砂膏方节”启幕,同时冬令膏方门诊正式开诊。当天该院举办膏方专家义诊活动,市民现场咨询膏方知识,体验中医药文化。从活动现场了解到,膏方早先是流传于包括无锡在内的江南民间的一种民俗文化,环太湖的龙砂文化区还是膏方民俗的中心。

  据悉,自2014年起,市中医医院已连续五年成功举办“龙砂膏方节”,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权威、专业的膏方养生服务平台,在普及中医药知识和健康养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该院副院长袁玥介绍,龙砂即指龙砂医学流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64个中医学术流派之一,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发源于江阴地区,是无锡地区的中医“本宗”。善用膏方养生治未病是“龙砂医学流派”的重要学术特色之一。今年的膏方节由医院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院级近50位名中医领衔、100多名膏方医生为广大市民把脉开膏。

  膏方专家义诊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在不少人看来,服用膏方已经是冬令进补的一种习惯。“最早的膏方不是医生开的,是百姓自己熬的,它的确是深入人们生活的一种民俗文化。” 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所副所长陶国水介绍,江南民间冬令用作调补“治未病”的膏,习称“膏滋药”,旧时百姓走亲戚会送些龟板胶、鹿角胶、阿胶等,用来在冬天熬膏。现在有些人口头上讲的吃“膏方”实际上是吃“膏滋”,严格说来医生开的膏滋处方才叫“膏方”,至今在“膏滋”民俗区,尤其是在龙砂文化区,大家仍习惯叫“吃膏滋”。

  据介绍,膏方这种剂型虽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以养生治未病为目的的膏方其实是源于环太湖地区的江南民间。关于膏方源流,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对江浙一带冬季服用膏滋进补的民俗进行了调查,发现民间服用膏滋进补的民俗范围主要是江南苏锡常沪和浙北地区,环太湖的龙砂文化区是膏方民俗的中心,在龙砂文化区的民间至今流传着冬季自己制作“膏滋”的传统。

  (小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