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乐龄

糖尿病治疗达标率低

小心因身体对高血糖耐受而忽略血糖监测

  今年11月14日是第13个“联合国糖尿病日”。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糖尿病患者超过1.1亿,糖尿病前期人群约1.5亿。从无锡二院了解到,当下60岁以上的人群中糖尿病的发病率达20%以上,而治疗达标率不足1/3。需要警惕的是,一些患者由于对高血糖耐受导致病情难以及时发现,结果耽误了治疗时机。

  症状不明显让疾病更隐蔽

  最近,二院内分泌科主任姚伟峰遇到了这样一位病人。由于眼睛看不清楚,患者被诊断为白内障准备开刀了,结果住到医院发现,他的血糖很高,无法接受手术。对糖尿病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这种病的并发症会累及血管、眼、肾、足等多个器官,致残、致死率高,其中不少患者就是因视网膜病变而被发现患病。

  “很多患者都是以并发症来看病的。”姚伟峰介绍,从临床观察,很多病人得了糖尿病并没表现出明显症状,而且他们由于长期处于血糖逐渐增高的过程,身体耐受了,对一些症状不敏感。这让糖尿病成为一种隐蔽的疾病,另一方面也说明病人对疾病的认识不够,不会主动与医生沟通。因此,糖尿病的控制非常不理想,需要个人、家庭、社会全方位积极普及糖尿病知识,能做到早期预防和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很多患者血糖监测不到位

  专家表示,血糖监测不到位也是糖尿病治疗达标率低的主要因素。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需要长期对血糖进行监测。“5678”是血糖筛查的标准,即空腹血糖5.6毫摩尔/升,餐后血糖7.8毫摩尔/升。如果血糖未达到此标准,通过全面管理,力图使空腹血糖达到6毫摩尔/升,餐后血糖8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

  “除了血糖,糖尿病还是一个系统性的治疗过程,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都要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减少并发症。”姚伟峰说,不少患者不知怎样调整,或指标控制不理想,这些都会拉低治疗达标率。需要注意的是,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高了低了都不好。不少患者更害怕低血糖,这是因为严重的低血糖会出现惊厥、昏迷,救治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低血糖发生时的主要表现包括出汗、颤抖、心悸、紧张、焦虑、饥饿、面色苍白、手脚麻木、四肢冰冷等,此外还有精神不集中、反应迟钝、头晕嗜睡、看不清东西、步态不稳等,糖尿病患者家属应了解低血糖的症状,这样可以在患者发生症状时给予小食品、送医等及时救治。

  专家表示,糖尿病是有易感人群的,直系亲属患糖尿病、肥胖人群、40岁以上人群、妊娠糖尿病史、巨大儿生育史等都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平时习惯摄入高热卡食物、久坐人群也要提高警惕。 (晚报记者 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