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说案件

“专家”唱双簧鉴定藏品 不到一年骗了近80人

  本报讯 以收购、拍卖古董为幌子,寻找有藏品且急于出售的人,两家公司唱双簧骗取鉴定费,不到一年各地受害人近80名,涉案金额135万余元。近日经梁溪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王某因犯诈骗罪获刑10年,并被罚金5万元,张某等5人分获有期徒刑1年10个月至3年10个月。

  郭某家中有两枚古币,去年7月他在某古币鉴定网上填写了信息。不久一个陌生人主动添加好友,称对古币感兴趣,想先看看照片。当晚郭某收到对方回复,称古币是不错的老物件,售价在20万元到100万元,自己能帮忙联系买家,交易不成不收取费用,成交后收取6%的佣金。郭某一听很心动,一周后对方称有人愿买古币,具体细节面谈。

  按照对方提供的地址,郭某和朋友来到一家名为“祺珍文化传媒”的公司。公司装修豪华且有一定规模。在前台登记后,一个自称张总的人接待了郭某,说为防止钱币是由非法途径取得,交易前须鉴定,鉴定费要1万元。郭某心想跟古币价格比起来1万元不算什么,就答应了。张总带郭某来到一家名为“微轩信息科技”的公司进行鉴定。约半小时后鉴定书出来了。然而张总看完鉴定书说古币不符合现有买家的要求,需另寻买家,让郭某回家等消息。3个月后,交易迟迟没有进展。经协商对方退还了7500元,郭某细想意识到被骗,于是报警。

  无独有偶,家住广西的熊某家中有多枚古币,之前在正规拍卖公司成交过,对藏品价值很有信心。公司给他开出了1100万元的高价,收购前提也是先做鉴定。鉴定花了7.2万元,结果显示古币达到馆藏文物级别,不能私下交易,只能通过展览或拍卖成交,而鉴定费是不退的。于是,双方签订拍卖服务合同书,但半年过去拍卖杳无音讯。

  接警后,警方梳理出多起同类警情,认为涉案的两家公司暗藏猫腻。调查发现,“祺珍文化传媒”公司成立后没成交过一笔生意,短时间内却有大量资金进账,且都定期提现。警方通过侦查将王某、张某等人抓获。

  据审查,49岁的王某结识了曾在上海从事珠宝鉴定工作的张某。两人都欠了外债急需用钱,一合计决定在古董鉴定方面动点脑筋。去年4月王某成立“祺珍文化传媒”公司,经朋友介绍,张某、王某和“微轩信息科技”公司达成协议,鉴定费每满1万元,对方抽取1000元。鉴定过程看似正规,实则对于鉴定的藏品、鉴定结果、鉴定费用等,两家公司都已串通好。现场会出具一份假鉴定书,此外王某和张某会通过签订拍卖服务合同来安抚收藏人的情绪。事后如果有受害人来要鉴定费,为防止报警他们会协商退钱。

  (念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