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二泉月·书苑

沉思让生命更为美丽

读马可·奥勒留《沉思录》

  | 浙李 文 |

  利用零星的休息时间几乎一气读罢《沉思录》,掩卷之后,一直有重读一遍的内在冲动。虽然手头上何怀宏的这个译本因从英文再度转译而来,有时难免晦涩冗长,但仍不失为一本叩击心灵的好书。想想吧,多少生命灰飞烟灭、起承转合,而唯有它——一本书,能够超越生命,穿透两千年的时空隧道,让自己和一位古罗马伟大哲人不期而遇进行心灵的对话,这不仅仅是一种幸运和机缘,更告诉我们唯有人类的精神可以代代传承、生生不灭并且发扬光大。

  虽然斯多噶学派崇尚的是伦理哲学,有它自身的局限性,但依然散发着智慧与精神的光芒,让我觉得受益匪浅,是对自己心灵的滋养和拷问,也是人生追求最本真所在。

  收获一:生死观——死亡随时窥视着你。茫茫宇宙,人的一生转瞬即逝,在无边无际的宇宙时空中,人甚至比尘埃还要渺小许多,人的生存在于呼吸之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没有人能够预知自己生命的终点,死亡随时可能降临,生命随时可能戛然而止,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直面人生的渺小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

  收获二:人生观——追求高尚道德和崇高境界。既然人是如此渺小,那么既为人,应当如何度过短暂一生?无论追名逐利,无论碌碌无为,无论轰轰烈烈,无论平平淡淡,都是一生。为人,当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人生境界。名利只是过眼烟云,唯有超越名利、超越物质、超越浮世,这样的人生才是最接近本真。

  收获三:生活观——追求自然朴素的人生。在尘埃的喧嚣之中,能够在精神的观照之下,回归自然人生,当是一种人生境界。物质,其实是对人的一种考验,追求物质将使人最终迷失方向,最终沦为物质的奴隶。我们能够拥有和失去的只有现在,过去、未来从来不属于我们,物质更不属于我们,我们永远在失去。所以,我们何不活在当下,把握现时,顺应自然,过好每一天,追求美好自然的人生。

  收获四:发展观——学会成长和进步。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生命的进程是如此真实,而心灵的成长更为重要,没有成长进步的人注定没有未来。灵魂和精神当有所寄托,有所追求,来自心灵的力量当点亮人生前行之路。思考是一种能力,学会思考,就是学会更好地成长,就能够在生命的旅途中不断汲取精神的力量。

  有人说哲学观和宗教观,说到底是一种生死观,再往大里说,那就是世界观。对此,我是极赞同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轨迹。我知道自己的认知尚是肤浅的,但是我愿意不断地学习收获,不断地向着未知探索,在人生永不懈怠的精神追求和永不停息的创造奉献中,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让心灵更为美好纯净,让生命如烟花般绽放。

  《沉思录》,(古罗马)马可·奥勒留 著,何怀宏 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定价:3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