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至27日,首届运河文化与小学教育研讨会在无锡市东林古运河小学举行,首日开幕式上来自运河沿岸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的十所小学成立了运河文化教育联盟。梁溪区教育局局长潘鹰在开幕致辞中建议联盟学校以“大格局、大空间、大主题”统领运河文化学校教育实践,形成区域合作研究机制,努力实现成果共享、辐射区域的目标。
研讨环节中,十所小学的校长聚焦运河文化对当前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热点和难点,交流分享了运河文化在课程改革中的成果与经验。首届联盟主席校校长武凤霞介绍了东林古运河小学“运河文化滋养生命”的核心理念,以及围绕这一理念做出的学校发展顶层设计《弘扬中华文化,塑造新时代运河之子——东林古运河小学教育变革实施方案》。该设计包括了“新时代运河之子”形象塑造、“课程河床”开发建设、“运河文化”主题博物馆建设、“摆渡者”教师发展这四大工程,及成立运河文化研究院、培育“运河文化志愿者”、创作运河故事、打造“问津课堂”等八大实施项目,有明确的整体架构和实施序列。“成立运河文化教育联盟,能够赋予大运河这项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以新的教育意义,让这流动的运河文化不断传递出新时代的中国声音,在更多学生心中根植中华文化。”武凤霞说。
作为一所成立仅一年多的新学校,东林古运河小学已在以运河文化滋养学子的道路上作出许多探索性的实践。学校地处古运河畔,毗邻南长街运河文化景区,拥有临水民居、窑群遗址博物馆、丝绸博物馆、清名桥等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了让学生更加亲近运河、了解无锡、热爱家乡,东林古运河小学设立了“运河文化主题活动日”。“学生们在活动日里学习运河相关的诗、了解运河沿岸的美食、运河上的桥、运河里的船。”学校德育主任杨虹介绍说,“今年秋季举行的校园运动会入场式上,每个班选择把不同的运河文化主题融入解说词中。河南洛宁的剪纸、嘉兴的粽子、无锡的惠山泥人……运河流经各地的文化在响亮的口号中来了一场集中展示。”
“小脚走运河”是东林古运河小学教育变革实施方案八大项目之一,目前学校已组织开展徒步走运河、寻访运河人家等活动。五(1)班学生李旻熠参与运河人家寻访活动后在日记中写道:“我看到了许多祖辈用过的物品,也听到了不少他们的故事,运河的美不仅仅是景美,更是人美。”
11月27日“运河文化观照下的课堂教学展示”在东林小学报告厅举行,来自各地的12位教师以及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闫学、徐长青分别呈现了精彩的课堂。
(徐婕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