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翼民 文 |
自从四年前的秋天到过盐城大纵湖采风后便时不时会牵挂起它来,寻思什么时候再与它亲近一次?因为它有许多理由让人牵挂、让人留恋,譬如它曲折迷人的芦荡啦,飞翔起落的野鸟啦,纯朴可人的乡情乡风啦……机会说来就来——又一个金灿灿的秋天,我随着一拨唱戏曲的票友,再一次来到这梳妆镜般的大纵湖畔,让其一汪明澈照一照自己渐入秋境的容颜,再次品赏一下此间不一般的秋光秋色。
大纵湖浓缩了广褒苏北平原的秋光秋色,湖畔竹树繁茂,经秋风一染,杂色斑斓,因衬着湖水,绝无老气横秋之态,斑驳色彩反而蓬勃着生机活力;亭台楼阁在竹树的掩映下皆精致明丽,不远处的宝塔和观音站像亦端庄生辉;再看那湖,湖面虽不宽广而水色碧澄,有“秋波流转、顾盼生辉”之风情,却并不妖冶,是河埠滩头浣沙村姑的眼神,是柴门荆扉乍开处子的明眸;那湖沿密密匝匝的芦苇,分明就是点缀“秋波”之“睫毛”也。倘无芦苇“睫毛”衬托,何来如许美貌之“秋波”?
我一向欣赏湖沿丛生的芦苇,不能设想有湖而无芦苇的窘相。倘无芦苇,湖便无生机,倘有芦苇而不茂密,这湖便呈“徐娘半老”态,纵然“风韵犹存”,魅力亦大打了折扣。我经历过的湖泊,芦苇能成了气候者,大纵湖算一处,沿湖滩一直向纵深处铺展开去,即使到了秋天,没有了一片葱绿,显现了黄绿相间,看了也令人心旷神怡。如果再过上个把月,这里的芦苇次第吐放出一簇簇灰白的芦花,便蔚云涌雾,白茫茫一片,不是毫无生机的死白,而是俗称的“奶奶灰”——女人到了一定年龄发色的风采,像吴仪啦、傅莹啦,是一种抑不住的端庄大气,风情万种而蕴含着诗情画意呢。联想到江南以太湖领衔的诸多湖泊,湖里的芦苇已然呈衰年鬓发稀疏之态势,江南的湖们老矣,不能不为之一声长叹。幸喜于江北的大纵湖依然青春年少,英姿焕发着,多么值得珍惜爱护啊。
大纵湖的芦苇卓然成了气候,鸟瞰之,芦苇形成的一堵堵绿色墙壁把水面切割成形态各异的水巷,缠弯里曲,真的宛如迷宫一般。记得上一次来此采风,船进入这绿色的迷宫,明明是一艘一艘船首尾衔接着,一入芦荡,前船和后船皆顿时没了踪影,但听得机声突突,笑语喧哗,近在咫尺,就是不见其形迹,最有趣的是机声和笑语喧哗声时不时惊起一串串朴楞楞飞向青天的野鸭,有趣的是野鸭并不丰肥的翅膀却得支撑着丰肥的身体,呈棱形,总是飞不高远,又降落到芦荡的另一端去,与你玩着“躲猫猫”游戏,所以野鸭群总是此起彼落着,闹腾得芦荡好不热烈!
记得上回来这里,还能见到一篮篮出售的野鸭蛋,在餐厅,青壳的野鸭蛋也是客人们爱吃的野味,这回在小卖部也罢,在餐厅也好,野鸭蛋没了踪影,导游说,野鸭和野鸭蛋都受到了保护,因为这是国家保护的二类野生动物,更因为野鸭是大纵湖芦荡的灵魂。
说得好,野鸭和别的水鸟确是大纵湖的灵魂,有野鸭和众多水鸟栖息繁衍,芦荡就活泼,就生机盎然,整个湖泊及湖泊周遭就成了生态平衡的湖泊及湿地,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就是健康的绿肺。盐城这座城市阔步行进在建设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大道上,面貌日新月异,生态环境始终极为优越,大纵湖和大纵湖的芦荡湿地功不可没!
大纵湖的芦苇不仅为湖泊形成了好风貌,为城市提供了好环境,还是生生不息、取之不尽的工业和生活的原材料呢,它可作优质的造纸原料,可作多种艺术品的原料——可惜在当地没见到用芦苇制作的芦哨和芦笛,便令我想起了数年前去桂林芦笛岩旅游时到处可见可闻的芦笛。那就是用芦苇制作的有趣玩具哩,孩子们吹着、兜售着,游客们购买着,玩弄着,遂使芦笛岩名副其实。不过我在大纵湖到底还是开了眼界,见到了一座用芦苇建造的轩敞而精致的号称“五星级”公厕。称其为“五星级”一点儿也不为过,细看那墙壁,是无数芦苇管排列而成,密密匝匝,坚固却轻盈,厕所内的过道则是透明的玻璃水墙,内中游弋着美丽的金鱼,让人上一次洗手间就有了美好的享受,这也是我上过无数次洗手间头一回领略。
——美哉大纵湖,美哉大纵湖的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