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看无锡

无锡首家“康、教、医、养”四位一体医疗机构启用

旺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三合一”

  12日一早,搬迁到龙山路20号的旺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了不少挂号、配药的周边居民。这一天是新吴区康复医院、新吴区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新吴区旺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启用的日子。

  家门口的二级医院

  “现在方便多了!走过来就可以了。”家住新卫生服务中心附近的顾阿姨正在取药窗口等候取药,她告诉记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本离她家较远,去一次还要乘公交。搬迁新址后,距离近了,设施也更好了。

  旺庄街道党工委委员浦咏贤告诉记者,旺庄街道的居民比较多,原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方比较小,经常收到居民群众的投诉,一直想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大做强。“康复医院建成后,旺庄街道就有了一个二级医院,可以减少居民群众转诊就医的麻烦。”浦咏贤说道。

  这次启用的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了全自动生化仪、彩超、挂壁式全科诊疗系统等一批先进设备。主体建筑包含新吴区康复养护中心及旺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中心将以“现代化新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目标,采用智能信息化系统,新增CT、内窥镜等先进设施,以儿童及成人康复治疗为特色,兼具社区常见病诊治及重度残疾人托养的功能,在无锡乃至省内打造成一流的“康、教、医、养”四位一体,特色突出的医疗机构。新中心将设康复医学科,包含康复大厅1500平米,理疗、言语及作业治疗区1000平米以及二层康复住院病区,重点开展神经康复及儿童康复。招聘了一批有事业编制的康复医生及治疗师。

  重点打造康复+托养

  在医院七楼的病房内,已有8名重度残疾人士入住。记者看到一位阿姨正看着护工给她的儿子喂食。“自从儿子出事后,已经花了五六十万元,现在可以住到这里来,压力减轻了很多。”

  旺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钟小强介绍,重症托养病人,在这里托养的大部分费用由政府补贴,病人只需承担约十分之一左右。在托养的同时会针对不同的病人设计提供个性化的康复医疗计划。目前这里康复托养的对象主要是重度残疾人或者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患者,未来可能会逐渐放宽条件。

  新吴区残联党支部书记陈锡财表示,托养中心的启用,标志着新吴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又有了一个新的平台。未来,区残联将突出融合发展,借助新吴区残疾人托养中心的平台优势,利用好中心在技术人员、场地、设备等方面的资源,通过合作、共建、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改变目前各街道社区康复指导站力量薄弱的现状,实现新吴区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和各街道残疾人指导站融合式发展。

  建在旺庄覆盖全区

  钟小强介绍,无锡市新吴区康复医院、无锡市新吴区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新吴区旺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合一”,起到了重点资源整合的作用。一方面承担了康复功能和重度残疾人托养,同时又能满足新吴区旺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功能。现在全院有医务人员180余人,床位100多张,基本可以满足本地居民的康复医疗需求。今后将继续按照二级专科医院的规模、质量来建设。

  据了解,这所康复医院目前的服务对象将覆盖全区所有有需求的居民,7楼已经入住的8名重度残疾患者就来自新吴区各街道。“床位是统筹使用的,居民、重度残疾患者、康复病人共同使用。不局限哪一层楼属于哪种病人。”浦咏贤介绍,之前重度残疾人托养是分散在街道养老院里,平时以托养为主,现在重点打造康复加托养。希望借助专业的医护力量开展康复和托养工作。同时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缓解周边居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等候时间长的问题。 (晚报记者 张颖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