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看无锡

无锡一所小学老师中有个教授团队

五年级就学“概率”了

  本报讯 无锡市鸿山实验小学开设了编程课,为学生上了两个学期课的是江南大学的一个教授级团队。大学老师上课有什么不同?给这些孩子和学校带来了哪些变化?日前,记者去旁听了本学期五年级的最后一堂编程课。

  这堂课由江南大学副教授钱逸舟任教,从一个游戏开始。“同学们知道帕斯卡吗?”钱逸舟问。坐在最前排的一名男生站起来答道:“我知道帕斯卡三角形……”钱逸舟介绍了帕斯卡与费马抛骰子争输赢的游戏,拿出一包骰子分发,让同学们两人一组抛20组计算胜率,课堂顿时热闹了起来。首轮游戏结束,各小组得出的结果不同,钱逸舟让孩子们在scratch平台中编写程序,用电脑模拟一千次、一万次乃至上百万次游戏再观察胜率。

  课堂里的老师不止钱逸舟,还有鸿山实小的两名数学老师、一名科学老师边观摩边指导学生。最后学生的答案出来了,“玩的次数越多,帕斯卡的胜率接近51%,最终赢的是帕斯卡!”

  大学老师上课有什么不同?知道帕斯卡三角形的男生陈实说:“博士学问高深,教了我们很多知识。”钱逸舟介绍,他们团队为小学生授课已持续了两个学期。这源于2017年江南大学与新启用的鸿山实小开展合作,江大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陈明选教授、权国龙博士、钱逸舟副教授等10人科研团队着力探索物联网背景下可借鉴、可复制的现代教学新模式。教授团队与该校数学特级教师高春霞带领的15人合作开发scratch编程平台和课程。“我们每节课前还会再探讨,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调整内容。首本教材暑假面世,这个寒假我们准备整理出机器人与科学课融合及编程与数学融合两套教材。未来合作可能会考虑从数学的角度开发课程,辅助相关学科重难点教学。”钱逸舟表示。 (陈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