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焦点新闻

学会选择是 规划人生的第一步

  高中教育的终点,大家都不陌生——高考,它打开了通往人生另一个阶段的大门。学子挑灯夜战的奋斗,家长没日没夜的期盼。

  应对高考,学子们面临的第一挑战是选科走班。为推进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江苏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中选科工作的通知》,明确高一严禁选科分班。提出高中阶段要加强开展学生发展指导和生涯规划的教育。

  遗憾的是,不少学生习惯“作业、提问、回答”的流水作业,一切条理分明。在生涯规划方面,却是一团乱麻。而普遍的社会意识和大多数家长评判教育“成功”的标准,也侧重于能不能考出好成绩,至于如何教育孩子选择未来的道路、规划人生的发展方向尚没有更多的关注。据去年的一项权威调查:我国高中毕业生中70%在填报志愿时一片混沌;80%以上的学生不知道自己的特长,不知道社会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同样,有65.5%的大学生认为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将重新选择专业。

  生涯规划理论强调知己知彼、决策、行动,强调引领学生学会选择,培养选择意识,选择之后反思,反思之后调整,调整之后重新规划。为了提高学生的上述能力,学校需要不断将生涯规划培养付诸到教育实践之中,配合选科,高中学校可以组织社团活动,让学生假期走出学校、研学实践,在大量丰富的活动中显现兴趣、发展能力。设立生涯规划导师,通过咨询、指导,组织生涯倾向测试、组织职业体验等形式,促进学生自我认知发展,优化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学科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对学科本质的思考,认清未来专业和职业的关联。家长可充当职业导师,通过对社会行业、具体职业发展前景的了解,帮助孩子明确未来的职业倾向与发展可能性。学生参照家长、老师、朋友对学生的评价,全面地认识自我,找到发展方向。

  当今的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充满着激烈的竞争。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立于不败之地,每个人必须对自我有清醒的认识,对未来有明晰的规划。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迫在眉睫。

  (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