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胆结石是常见的多发病,往往伴随患者多年,疼痛了吃点药挂些水也就过去了。不过在见多识广的肝胆外科医生眼中,由于患者个人体质不同,碰巧遇到外部诱因,这两种小毛病有时也会酿成大祸。最近,无锡二院肝胆外科连续收治了三例胆道休克病人,其中一例病情过重险些危及生命,究其背后,皆是胆囊炎、胆结石引发。
高龄老人遭遇可怕的胆道休克
“快上氧气,监护,开通静脉通路,请肝胆科医生会诊!”不久前的一天深夜,一名80多岁的女性被救护车送到二院急诊室,患者脸色发黄、表情痛苦。快速检查了解病情后,值班医生陈虒立即和家属谈话:病人已出现休克症状,病情严重,需要立即急诊减压。此时已是晚上11点多,接到通知的季沅、包嘉凌两位医生很快从家中赶来,直奔手术室,为患者实施了急诊手术。由于患者胆道感染严重,加之年纪偏大,给手术增加了难度,术中几次出现血压不稳定。手术历经四小时,终于取得成功,术中取出的胆囊已腐烂发黑。
该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季沅介绍,患者被诊断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穿孔,病因正是她数十年的胆石症。胆囊中的石头掉进胆总管将其堵住,导致胆汁无法排入肠道形成淤积,引起细菌感染。这种感染引起的休克常被肝胆科医生称为胆道休克,如果救治不及时,发展下去就是生命体征消失,十分危急。
胆石症症状没了,其实病根还在
这位80多岁的老人不是孤例,该科最近还相继收治了两位老年人,患者分别出现胆道梗阻和胆道休克,两人都有胆囊炎、胆结石病史,好在手术顺利,患者转危为安。医生表示,这三名患者均是高龄老人,并且在出现症状后都没及时就医,导致了病情的延误。所以,老年胆囊炎胆结石患者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其实胆石症不只是老年人,三四十岁的年轻人也会得。”季沅介绍,不少老年人病史较长,胆结石在体内的时间很长,遇到抵抗力下降、吃油腻食物等外部诱因,增加了引起胆道休克的风险。而且很多时候胆囊结石“不老实”,乱跑乱转,有相当一部分胆总管结石是胆囊中的结石掉入所致。胆管的管径细,容易被堵住,从而引起梗阻。此外,如果胆囊里的结石个头大,会不断摩擦胆囊壁,还会增加癌变的风险。
因此,当胆囊里、胆管里有结石,同时伴有胆囊炎时,患者不能掉以轻心,应定期到医院检查。“很多人不希望动手术,但当医生综合评估建议手术时,希望能得到患者重视。”季沅说,平时诊疗中常会遇到一些胆石症老病号,一有疼痛等症状发作时,只是吃药、补液了之,不疼就完事了。其实症状没了,病根还在,并非每次发作都不会引起严重后果。
出现持续腹痛、发烧、黄疸要及时就医
对患者而言,到专科医生处接受彻底检查显得尤为重要。当然,普通体检中也能发现一些症状和征兆。胆囊结石大部分通过B超可以显示,胆管结石B超只能显示部分石头,不过胆总管结石会有胆管扩张的表现,细心的医生能发现并及时提醒患者。此外,化验肝功能指标时,会有胆红素升高、肝酶指标偏高、尿色黄等表现,出现这些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医生提醒,胆石症患者一旦出现持续腹痛、发烧、黄疸(皮肤、眼睛发黄)等症状时,一定不能拖,要及时到医院,以免出现与本文病例类似的紧急情况。
(晚报记者 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