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非接触式热成像设备砌起“防护墙”、植保无人机变身“消杀员”、现代农机开足马力稳住“菜篮子”“户户通”搭起宣传沟通“安全桥梁”……眼下正是疫情防控关键期,无锡农业生产在确保“防疫不误农时”的前提下,巧用各类“黑科技”手段筑起“智”联防线,现代化物联网信息技术在锡城农村地区大显身手。
疫情当前,怎样才能为无锡的疫情防控出一份力?
江苏伍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鸿山一家本土物联网企业,负责人沈总告诉记者,他当时想到了热成像设备这个“防疫测温神器”,而他自己正好有“渠道”。
“尽管一台热成像设备价值七八万元,但由于疫情防控期间的需求量大,近来十分抢手。”他告诉记者,他大年三十就立即联系了有着多年合作关系的浙江客户,让对方尽快发三台热成像设备。
据介绍,相对于传统的人工测温,“热成像”摄像机,采用红外非接触式体温检测,测温时具备无接触防交叉感染、精确度高、安全性强、无辐射的特点。一旦发现异常体温人员,系统自动预警,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大大降低了疫情传播的风险和防控的难度,有效控制传染源,提升检测工作效率,可助力农村地区重点场所防控工作。目前共到货两台,分别捐给鸿山、旺庄街道一台。其中,新吴区鸿山街道成为无锡首个投入“热成像”设备的农村地区。沈总表示,由于热成像设备很紧俏,加上物流不是很通畅,目前仍有一台未到。等设备到锡后,将在第一时间捐给空港产业园。
植保无人机一直是农业生产战线上的勤务兵。疫情防控期间,除继续发挥无人机消杀、春耕、春管作用,持续做好稳产保供工作,无锡农村地区还将植保无人机开发为了“宣传员”和“消杀员”。在江阴市和新吴区的农村地区每天都会升起无人机,它们一边在空中进行360度“无死角”广播,劝告居民不要聚集、出门必须戴口罩、一边喷洒消毒药水,完成整个街道消杀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无人机还能为返乡人员空投食物,变身“快递员”。
面对疫情防控期间,农村劳动力短缺的实际情况,无锡加强农业社会服务组织与农业园区、种植大户的对接,利用现代化农技服务,提高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农田里,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烟雾机、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植保机械装备全力运作,借助其作业速度快、效率高、效果好的优势,防疫的同时确保春耕生产。此外,各地还利用无锡市村级“三务公开户户通”,制作专业宣传界面,在农村“户户通”平台上滚动播放。(袁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