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二泉月·心情

三中百年校庆照片

  | 冯骅 文 |

  那日傍晚,我的恩师司马坚,在微信上给我发来了一张“新鲜出炉”的“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退休教职员工纪念100周年校庆合影留念”照片。他告诉我,自己因为临时有事没缘入镜,颇感遗憾。平时,我和司马老师难得见面,但是,我们彼此关注和挂念,他在第一时间把这张照片传给我,是告诉我母校100周岁了,他知道我对母校情深义重。我由衷感慨:知我者,司马恩师也!

  1980年,我从大窑路小学考入位于羊腰湾的市三中,于1986年高中毕业。6年的学习生涯中,从初二到高二4年的数学课程都由司马老师执教。期间,他还是我高二的班主任,当时我在班上担任团支部书记,这是他对我的信任和栽培。其实,我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并不是出类拔萃的,尤其数学禀赋一般,司马老师却没有淡漠于我。在他的心里,学习成绩的好坏不是评判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他与每一位同学的相处之中,既是师长,又是朋友,因而我们都很喜欢他。

  那个年代的大学录取率比较低,大学生有“天之骄子”之誉。我高考落榜,也许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事,失落当然也在情理之中。当我面有愧色地与他道别时,他却乐呵呵地拍着我的肩膀说:“冯骅,你不用对自己的前途担心,你是一个不管到任何地方都会受欢迎的人。”怀揣着司马老师的知遇和激励,我参军入伍,考任刑警,考任崇安区委办秘书,直到现任梁溪区人大上马墩街道工委主任。我每迈进一步,他都给予勉励,在我不顺意之时,他还特意发来微信鼓励我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他都装在心里。

  此刻,我看着他传来的市三中百年校庆照片,眼眶湿润了。虽然司马老师没在照片中,但我知道他已经70多岁了,照片中有数学板书犹如柳体的冯扬观老师,讲授历史课时成语连珠的尤克光老师,把化学方程式写得像五线谱一样优美的堵汉澄老师,谈笑风生亲如大姐的徐秋霞老师,讲解古文时把之乎者也的词性和作用一个字一个字定位的徐忠宪老师,使作文课妙趣横生的华俊兴老师,还有其他我喊不出名字的老师们。遥想老师们教育我们的时候,都是风华正茂的年龄,他们用精湛的学识支撑着市三中各个学科的三尺讲台,而青春年少的莘莘学子,憧憬着理想,像小鸟一样飞向四面八方。回首往事,老师们的谆谆教诲言犹在耳。我总是感觉自己愧对了老师们的期望,他们的课我还没有学懂学深学透,菁菁校园却早已成为回不去的久远。世界很大,我能力很小,扑棱着“翅膀”也没有飞多高,没有飞多远,人却也老了。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老师的身影,感恩老师们的拳拳之心,感恩老师们的辛勤栽培,他们的智慧和品格指引着我朝着正确的方向迈步,我人生的每一个进步都凝聚着他们的能量付出。

  感恩司马坚老师,祝福老师们:身体安康、颐乐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