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无锡明慈医院心脏内科电生理专家团队运用先进的心腔内超声导管技术,成功地完成了该院首例“心腔内超声引导下房颤消融手术”,为一名68岁的房颤患者解开了“心”病。这是该院继“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房颤”后的又一项新技术的突破——“绿色电生理”。此项技术与以往射频消融术不同的是,手术全程零射线,做到了真正的安全绿色电生理。该术的成功开展,代表着明慈医院心律失常诊治水平达到新高度。
来自泰兴市的王老伯因难以忍受“反复心悸胸闷”,慕名找到了江苏省首家中德技术合作的三级心脏病专科医院——无锡明慈医院就诊。王老伯做完一系列检查后,被确诊患有心律失常房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升主动脉扩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中度)、高血压3级(高危)。
根据患者的检查报告,医生建议王老伯接受房颤消融治疗改善“心悸胸闷”不适感。与此同时,考虑患者合并患有多种心脏疾病,为了提升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明慈医院心脏内科电生理专家建议患者接受“心腔内超声技术房颤消融手术”,该手术是将发射超声波的探头通过血管放在心腔里,可以直观的呈现心脏结构,就像医生在患者的心脏里放置了“眼镜”,可通过超声在计算机系统中构建心脏的三维模型,标记关键解剖部位,像透视一样实时指导消融的全过程,更加精确的定位消融导管的位置,避免损伤其他结构,为射频消融术提供了强大的指导作用,显著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及安全性。
无锡明慈医院心脏内科心律失常专家孙凌博士介绍说,ICE用于房颤导管消融术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这项技术在欧美、日本已经有了较广泛的使用。而在我国,因受到手术费用等限制,尚未广泛开展,目前能独立开展该项技术用于心律失常导管消融的中心较少,无锡明慈医院是无锡第三家可以开展该技术的医院,不仅能将该项技术用于房颤,还可以治疗特殊部位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复杂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除了指导心律失常消融治疗以外,还可以用于指导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导管消融治疗。 (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