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秒读

沽水流霞正美好

  初秋清晨,太阳掀起了前进村的面纱,村民张振华的农家乐小院又迎来热闹的一天。“三四个月,营业额七八万元。”他颇为得意地说。街道干净、民居整齐,村道两旁墙面上连绵的淡雅手绘画配上村边稻田与荷塘,一幅乡村美景展轴眼前。

  2017年,天津2万余家“散乱污”企业集中整治,村里小作坊就此关停。

  “理念变、环境变、产业变、乡风变、生活变。”说起变化,前进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娟连用了五个“变”。去年,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7万元。

  循着绿廊和水系,与生态屏障相连的,是总面积约875平方公里的天津四大湿地保护区。大雨初歇,素有“京津绿肺”之称的七里海湿地,雾气氤氲,苇海涌动。

  “‘绿肺’差点‘窒息’!”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委会顾问于增会说,过去,这里农家乐风靡、旅游设施遍布,每年约有35万人次游客进入核心区,生态退化严重。

  2017年开始,天津以前所未有的投入和力度,推进湿地修复。“‘人为痕迹’撤出了,濒危鸟儿回来了。”于增会说,记忆里的湿地“苏醒”了。

  更大范围内,“三区、两带、中屏障”生态骨架自北向南贯穿天津,山、林、湖、海、草、湿地组成的“蓝绿空间”连接京冀,环首都“生态护城河”正在形成。

  2017年,天津市启动市区三年大面积棚户区改造工程,6.24万户居民搬离了破败逼仄的棚户。棚户区退出历史,老旧小区改造仍在进行。从消防、电梯、路灯,到二次供水、燃气、供电,天津市3年来实现3069个片区的老旧小区改造。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近年来,天津市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提高收入,不断扩大养老、医疗保障覆盖面,加大困难群体救助力度,建成基本医疗服务“15分钟步行圈”……2019年,天津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万元,位列全国第四。人均预期寿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津沽大地日新月异,精雕细琢更显质感。天津高质量小康图景日益丰盈而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