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晚报记者 潘凡 黄振) 5月17日,由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主办,滨湖区人民政府、无锡日报报业集团等单位承办的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百家城市党媒看无锡最美湖湾新闻行动”启动仪式在我市举行。
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是中国报业协会的二级机构,承担着团结和服务全国几百家城市党报党媒职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的108家理事单位相聚无锡,共同发表《无锡倡议》,表达党报党媒喜庆建党百年华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
会上,“百年荣光”城市党媒短视频大赛正式启动。
近年来,无锡积极统筹运用好主流网络媒体、政务新媒体和自媒体平台,逐步形成全域覆盖、上下贯通、一体运行的融媒体建设格局,各级媒体合力弹好“协奏曲”、演好“交响乐”,在网络空间不断放大无锡“好声音”。17日至18日,这些党报媒体的社长、总编、记者将走进滨湖区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中心、马山生物医药外包区、灵山景区、九龙湾花彩小镇、阖闾古城遗址等地进行深入探访,用文字和镜头记录近年来美丽湖湾在产业、科创、生态等方面的杰出成就,讲述好新时代背景下的美丽湖湾故事。这既是对无锡城市发展的推动,也是给无锡融媒体建设、新媒体发展传经送宝。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知名旅游胜地,无锡中心城区之一的滨湖生态环境优美,自然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众多,拥有8个4A级以上的景区及江苏单体投资最大的文旅项目融创文旅城。除了得天独厚的山水人文风光,滨湖境内还集聚了无锡全市近90%的院所资源,12家省部属院所、江南大学等众多优质科教资源集中于此,诞生了“奋斗者”号、“蛟龙”号、“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等重大科技成果。
进入“十四五”,滨湖将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争当太湖湾科创带建设的“领跑者”和长三角科创的“新高地”,依靠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深入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建设高品质美丽湖湾区、打造高质量发展标杆区,在美丽的太湖之畔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以优异成绩庆祝党的百年华诞。
花 絮
对无锡第一印象: 美食美景
谈及对无锡的第一印象,不少与会嘉宾谈到的高频词就是“美食”和“美景”。“无锡的小笼包最受欢迎。”午餐时分,会议举办地的行政副总厨李钧开心地说道,参会的客人来自全国各地,饮食文化也不尽相同,没想到小笼包很“走俏”,当天,参会者与其他住宿客人一起“分享”了3000多只小笼包。由于此前吃过朋友从家乡带来无锡特产小笼包和酱排骨,第一次来锡的中国报业协会事业发展部韩婷婷对无锡多了一份亲近,也对无锡的美食心心念念:“无锡美食的甜口很对我胃口,很好吃。昨天一来还吃了小龙虾,尤其是冰镇口味的很特别。”韩婷婷还体会到了无锡人民的热情,在本地人的推荐下,晚饭后她去逛了南长街的夜景,“水乡的夜景真的很美”。
首次来锡的深圳特区报编委金文蓉对无锡“心之向往已久”。她对无锡最开始的印象是无锡排骨,还有万顷碧波太湖。“无锡是吴文化的发祥地,文化底蕴深厚。这里给人的第一印象有一种宁静的感觉,但内在又很有活力。城市发展快、生活品质高,是个很宜居的城市。”
鄂尔多斯日报社社长詹剑彬也有同感,逛过南长街的夜景后,他深刻感受到了无锡浓厚的人文历史,“江南水乡的柔美与我们内蒙古豪放的西北风情完全不一样,让我眼前一亮!”
谈媒体发展新思路: 树立信心 聚焦主业
“第一次来无锡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上大学时候,这么多年过去了无锡变得更加美丽了。”昨天会议间歇,特邀嘉宾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晓红告诉记者,时隔多年后第二次来无锡,她也由学生身份转换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专家型学者带着对党报党刊的思考来此和与会人员交流分享。她表示,党报党刊发展遇到了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更好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问题。其中,“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探索特色融合发展路径”,成为不少媒体人热议的问题。她认为,目前不少地方党报采用最新传播技术,深度整合资源,组建新的传播平台,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模式,尝试采、编、发全流程再造,党报媒体融合的步伐明显加快,一批党报新媒体品牌逐渐树立,传播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增强。
“目前,不少党媒在经营创新、媒体融合发展等转型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扬州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李峰认为,党媒发展首先要树立信心,以积极奋进的姿态谋求发展和创新。“其次要聚焦主业,不能跑偏。任何时候都不能忘掉党媒的功能,舆论的主阵地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李峰表示,不管如何转型,与生俱来的DNA不能改变。“要紧紧围绕本地的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一步提高党媒的影响力。动脑筋、花心思,改变话语体系,真正提高阅读的打开率和传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