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二泉月·书苑

北京万圣书园印象记

  | 飞狐狸 文 |

  来北京,假如时间匆忙只能去一个地方,万圣书园是当仁不让的首选。这家书店被许多人称作是北京的文化地标,读书人的心灵家园,独立书店的朝圣之所,提起来都会令人肃然起敬。飞狐狸此次与北京匆匆打了一个照面,到万圣书园故地重游,仍觉流连忘返,深切感受到了读书给予人的美好体验——色香味俱全、全身的感官都被调动起来的那种。

  由刘苏里老师创办的万圣书园,是个有故事的品牌,连招牌都有丰富的经历,阅见了这个世界的律动。在众声喧哗的时代,万圣始终保持着坚硬的质地、一流的选书品位和实体书店当有的尊严。书园以人文社科图书为首要特色,颇受知识分子、高校师生的欢迎,《理想国译丛》《新知文库》《海外中国学丛书》《企鹅经典》等优质好书在这里找到了理想的读者。店里的图书排行榜是人文社科领域图书的晴雨表,每每出炉,皆为风潮,在读者、出版人、书店人中流传开来。万圣的底色,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飞狐狸想到的就是“启蒙”。在略微有些清冷的北京的夜晚,走进书店的那一刻起,瞬间就踏实了——还是熟悉的味道,有种阔别重逢的笃定和心照不宣。

  尽管是工作日晚上,书店仍有不少沉浸在书中的阅读者。看着他们安静的神态,或许他们开启了另一个平行时空吧。在书店安静看书的人会散发出奇特的磁场,让人忍不住想要多看几眼。每一个爱读书的人都是有魔法的,我相信这句话。爱读书的人,往往能在人群之中,在一瞥之间认出彼此。在70亿人中间,我们毕生也许只此一面,老死不相往来,却因为此刻的同处一室而有了特别的纪念意义。作为书店的招牌吉祥物,喵喵是不可或缺的。万圣的黑猫警长叫“平安”,不用打工,来去自由,躺平喵生,活在二次元。

  当然了,作为一名出版工作者,在书店里寻找自家广西师大社上架的书,偶尔顺手把友社霸占了好位置的书换成自家的书也是标准动作(晚上时间太赶,没来得及动手)。在书架上,看到了文库本三岛由纪夫,是一页品牌的得意之作;世界观团队新出品的《李泽厚学术年谱》;诗想者工作室《鲁迅的饭局》近来无比火爆,上榜无数;社科分社屠榜好书,北大赵冬梅老师的《大宋之变》,赵老师曾经在万圣书园接受我们小伙伴的视频采访……

  在书的海洋中穿梭,人会无形中生发出某种敬畏之心,尤其在发现这么多书都没看过,兄弟出版社最近又出了这么多优秀的作品,自己居然一无所知的时候。此外,多翻阅浸润了作者、编辑、营销、设计师无数心血的好书,也是一种审美的愉悦。不得不说,如今的出版物装帧设计,相比十年前,有了质的提升,更大胆,更多元,具市场感,也更有创意和想象力。由社科文献出版社·甲骨文董风云老师团队开启的世界史风潮,带动了许多出版机构投身其中,该品类迄今风靡出版界,读者黏性极高。书店、图书馆、读者书架上的“甲骨文”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只要放眼望去花花绿绿的一片,你就知道那是甲骨文了。社科文献后来的方寸、九色鹿、启微等品牌在内容与装帧上也令人眼前一亮。

  除了书本,墙上的照片、插画和文创品也值得驻足观赏。只可惜,时间不允许,没多久“回家”的音乐声响起,短暂的打卡就告一段落了。匆忙间买了译林版《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这本书获得1964年普利策非虚构类图书奖,因为作者去世满50年,成了所谓的公版书,各出版机构无需取得原书版权方的授权即可翻译出版。本书为译林出版社《人文与社会译丛》中的一本,另有上海译文出版社《美国的反智主义》和理想国的版本,《新京报》书评周刊罗东兄曾经在视频中有过介绍。同样待到打烊的情侣,长发飘飘的女生带走了《西南联大英文课》。离开前不忘盖了书店的纪念章,读书人的仪式感,就这么简单。

  飞狐狸去过的书店应当在100家以上,据狐狸观察,万圣书园和其他书店不同的地方有,店里的读者大多在认真看书,离开的时候多半会买书,像狐狸一样从外地赶来的读者不在少数,外地读者线上线下购书的占比远高于同行业,这就是品牌的魅力。诗人郑愁予的诗句,被书店业化用为“是谁传下这行业,黄昏里挂起一盏灯”,飞狐狸策划的“书店燃灯计划”,起名创意就来源于此。恋恋不舍地告别,蓦然回首,灯火昏黄,“不要温和地走进这个良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