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残疾人就不能理财么?”这两天,陕西省西安市的听力残障人士王先生办理“两融”业务被拒的遭遇,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据报道,去年6月份王先生在海通证券手机App上开户,今年4月28日,他在海通证券西安西新街营业部办理融资融券业务,在签订融资融券合同后,却因接听证券公司电话回访时语言表达不清,导致业务办理失败。但在双方签订的合同和相关风险揭示书中,并没有针对听障人士的限制性条款。双方约定的“通知与送达”方式为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录音电话,乙方(证券公司)按上述三种方式中的任一方式通知甲方即视为已履行合同约定的通知义务。
(来源:澎湃新闻)
网友评论
@澎湃网友uaURFj:证券公司的做法确实不合适。
@洛杉矶独行侠: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也不容易,确实无法沟通的话也不是工作人员能力范围内的事。只能让证券公司从制度上有所改变,多为特殊人群着想。
@狂奔的蜗牛-020:签合同是签了个寂寞?!另外,三种方式,另外两个是摆设吗?!
@37℃天空:这个事我站证券公司,两融高风险业务,确实要求响应能力。
@清风จุ๊บ:残疾人不应该被剥夺理财的能力,他们在生活中行动不便,理财能带给他们一定的维持生活的收益。制度需要灵活改变,既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安全,那应该制定针对不同人群的安全措施。
小编说两句
残障人士的投资理财遭遇好像鲜少被报道。这个事情上,听障人士只是听觉受损,理财权利不该被剥夺吧。既然通知预留有三种方式,那么完全可以选用其他形式,很难讲证券公司业务人员是故意刁难,还是出于风控考虑。对证券公司来说,对于残障人士的正当诉求,应该通过完善和升级自身的服务,而不是把他们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