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晚报记者 祝建新) 昨天,一台“奥威”11升发动机戴着红花在无锡大豪动力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亮相。由此,解放动力再制造发动机第1万台正式下线,这是一汽解放发动机事业部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2011年,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在中国一汽的统一部署下,解放动力再制造基地落地无锡,成为国家发改委首批再制造试点单位。十年来,解放动力再制造基地累计销量突破1万台,经营质量持续向好,营业收入翻了5倍,利润稳步增长,累计获得10项再制造国家专利,累计节电168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20吨,已成长为发动机再制造产业的标杆。2021年,解放动力再制造主机销量将突破2000台,迈向新的发展征程。
据介绍,解放动力再制造基地将回收的解放动力发动机进行拆解,其中一部分零部件如曲轴等运用技术手段进行修复,达到工艺要求和技术参数后,通过检测入库,用于再制造发动机;一部分零部件作为再制造的毛胚;橡胶件、密封圈之类的零部件则予以报废。再制造发动机可用于客户的整车更换发动机,平均价格为原发动机的七折,性能上跟新发动机一样,享受跟新发动机一样的质保。再制造发动机,实现了循环再生、节能减排,既服务了用户,又造福了社会。
无锡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新吴区区长崔荣国表示,解放动力发动机再制造10周年及第一万台再制造发动机下线仪式,这既是一汽解放发动机事业部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无锡高新区产业强区、绿色发展的“新名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分会秘书长谢建军说,根据再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的数据显示,再制造1万台6缸重型柴油发动机,可以实现直接再利用金属7000多吨,节约电力1.45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00吨。可以预测,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将是我国汽车行业可持续、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
一汽解放总经理助理、发动机事业部党委书记、总经理钱恒荣说,十年来,再制造基地全体员工同心协力、拼搏进取,经营效益持续向好,已成长为发动机再制造产业的标杆。大豪动力要再接再厉,借国家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之机,继续积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为再制造产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