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爱美食

小暑,江小晚带你觅得一份清凉

  小暑一来,便拉开了盛夏的序幕。此时天空如烧炽一般,大地上充斥着热浪,不再有凉风,宛如一个大蒸笼,有谚语形容:“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炎炎夏日,人们总不会忘记空调凉席、扇子鲜藕、西瓜绿豆……一切关于夏日的清凉记忆。今天小晚给大家带来的是我们精心挑选的夏日清凉食材,给热浪降降温。

  小暑,是一年当中第十一个节气。小暑这段时间天气真正变热,人们会觉得暑热难耐,但还没有达到极点,所以称为“小暑”。谚语说:“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天气越来越热,热浪一波赛一波,对于这种毒辣天气,人们只能避其锋芒,昼伏夜出,正如清代李渔所言:“应夏藏,闭门谢客。”

  白居易曾说:“散热由心静”。盛夏时节,贵在心静。何为心静?或许与身体的温度无关,而是和心灵的温度有关。安安静静地坐着,少些烦恼事,浮躁的心便冷却下来。心静了,身也就清凉。

  夏日晴雨不定,若天气好时,没什么要急着做的事,也没有特别想见的人,大可摘几片喝饱阳光的荷叶,切几片西瓜,沏一壶好茶,闲看云卷云舒,那般惬意,才最是令人向往。

  关于小暑的习俗,一直以来民间普遍流传的有三。

  一是吃藕,藕中含有大量营养元素,膳食纤维含量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很适合夏天。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鲜甜可口,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另外,因藕与“偶”同音,故用食藕祝愿婚姻美满,又因其出淤泥而不染,与荷花同作为清廉高洁的人格象征,慢慢流传到现在则成为一种节气习俗。

  二是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

  三是民间有晒书画、衣服的习俗。民谚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红绿”就是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选择这一天“晒伏”,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热在三伏”,小暑此时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