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有了这一份工作,我们家就有了稳定收入,日子也有了新奔头。”惠山区洛社镇的胡艳欣喜地说道。几个月前,胡艳和丈夫双双失业,一下子失去了收入来源,由于年龄偏大,又没有什么技能,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洛社镇人社部门工作人员了解到情况后,为她推荐了公益性岗位,胡艳的顺利再就业,解决了一家人的后顾之忧。
胡艳是今年以来在市人社部门的帮助下,顺利上岗的众多就业困难人员之一。记者从市人社部门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发蓝藻打捞、社区管理、老旧小区保绿、保洁等各类岗位982个,预计全年将开发1200个公益性岗位用于安置就业困难人员。
据了解,今年以来,无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研究出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专项工作方案》,重点关注大龄、残疾、低保等重点群体,尽最大可能帮扶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在此基础上,推出公益性岗位“千人上岗计划”,并入选了我市首批“我为群众办实事”20件实事之一。
“就业困难人员之所以难就业,很多都是因为个人条件和家庭情况的特殊性,在对他们进行帮扶时,‘精准’是关键词,这其中包括精准识别、精准服务和精准管理”,市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就业援助工作机制通过施行“一人一档”,确保精准施策——通过基层人社条线工作人员全面摸清就业困难人员底数,全面了解就业困难人员基本情况、就业意愿和服务需求后,逐一进行信息录入和人员分类,在此基础上,根据就业困难人员特点和需求,研究制定个性化援助计划,签订就业援助协议,综合运用多种就业服务方式,实施“一人一策”精准帮扶。
今年,在市、区两级人社部门联手打造下,全省首个社区“一体化+全流程+全链条”就业服务平台——公共就业服务站在梁溪区古运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正式揭牌,线上线下并行,组织开展结亲帮困、就业援助、就业服务专家问诊等活动,帮助就业困难人员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也让就业困难人员在家门口就获得便捷、贴心的就业援助服务。下一步,无锡人社部门还将通过进一步挖掘灵活就业岗位,开展“直播带岗位”活动,制作线上职业指导课程,组织“青年职业训练营”等一系列举措,强化就业困难人员服务供给,切实帮扶各类就业困难人员早日实现就业。(陈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