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国忠 文 |
案头一件仿生瓷,是前几年从古玩市场购回的。
仿生瓷长14厘米,宽9厘米,高6.5厘米。它是一张半卷的荷叶,内置青蛙和蝌蚪,形状有点像剖开的河蚌,却因叶子边缘一轮轮弧线而生动异常。除了叶缘、蛙足、蝌尾、荷梗小刺、经脉等处略施浅酱釉色以外,通身遍施绿釉,尽皆荷叶本色。底足露胎,胎骨坚致,看成色大抵为民国期偏窑口所制。
这件翻卷的荷蛙仿生瓷,碧绿肥腴,背面有一小截弓形荷梗,上面散布着不规则的尖刺,犹如夜空中的点点星辰。顺着荷根斜出五道茎脉,各脉又斜出一些细脉,恰似树的枝丫。叶沿左方露出一个六子莲蓬,相隔寸许的右侧边缘,冒出一个尖嫩的莲苞,似在接续左方同胞,蓄势待放。而正面,放射形的大小茎脉,撑托起波浪形的荷叶,使荷叶开合适度,恰到好处,俨然一方半遮的莲池,充满迷人的动感。莲池中心稍右,一只硕大的青蛙,下身蹲伏,两条前足撑起上身,昂首鼓目,仿佛在等待蚊蝇、飞蛾等昆虫的出现。而青蛙膝下前方,五条形态各异、方向不一的小蝌蚪,正摆动着S型的尾巴,好像在向母亲撒娇,又似在尽情游耍。
一张半卷的荷叶,以其自身的蓬勃,承载起一个青蛙家族,也构建了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怎不令人注目和联想。想到设计者制作者的聪慧和灵巧,以及诸多寓意,五条蝌蚪喻指五子登科,加其母亲是六六大顺,六子莲蓬亦然;莲子喻指连生贵子,多子多孙;莲上有荷,荷下有藕,喻指佳偶天成;莲藕之孔,喻指路路通……真是丰富而美好。
也想到,以前夏季,无论是田间、沟渠,还是河道、池塘,都是蛙声一片。蛙声起伏中,大量害虫被青蛙清除,使庄稼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保护,其功不可没。可曾经吞吃无数害虫的青蛙,吃着吃着,竟然吃到自己也没了踪影,远不及荷莲之命运。真不知:没有了青蛙放歌的夏天,还算不算夏天?而且,星空下销声匿迹的何止是青蛙。于是恍悟:那些对荷莲和青蛙的美好寓意,原来都是人们用来祝福自己的。或者,智慧的祖先,先知先觉,早曾料到会有今天的局面,才塑青蛙于各种材质之图腾,以存留记忆。还竟莫名想起——莫言的《蛙》。
又不禁设问:何时,才能让我们的贪婪长眠,使我们生命中的柔软部分长醒,葆有茂盛的同情和怜悯?
这般臆想时,我还得感谢与这件仿生瓷有关的所有人事物,感谢荷莲和青蛙,以及其它生灵,它们以自己的痛苦和牺牲,不仅施惠了我的过往人生,也让我在歉疚和感恩中明白了——生命,是何其得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