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这里是无锡交通应急指挥中心,请问有什么事?”昨天是中秋假期的第一天,无锡交通应急指挥中心大厅和平日一样灯火通明,值班人员紧盯着大屏幕上的车辆和船舶,不断切换监控区域的画面,接听着来自水上、陆上的各类报警救助电话。工作人员介绍道:“像中秋、国庆这样的节假日,我们都要加强保障,会比平时更忙一些,今天我们增加了包括安全员、统计员在内的7个值班人员,24小时不断人,保障节假日市民的安全出行。今晚的鼋头渚烟花大会,我们也要紧盯三山岛水域,确保旅游船舶都进入安全区域,确保乘客们的安全。”
节日坚守,从不懈怠
在这里,晚间、节假日值班是常态。应急指挥中心的值班人员需要随时接听各类报警救助电话,时刻对水路运输、关键路网进行监测预警,随时关注突发事件,作出应急处理,是一个24小时不能缺人的岗位。当记者询问值班人员过节不能陪家人,会不会有点遗憾时,他们都表示:“我们的岗位特殊,家里人也都能理解和支持,毕竟交通安全是大事,只有回家的路安全了、通畅了,大家才能过个好节。”
平均年龄45岁的“老经验”
因为日夜值班的特殊性,平时我们接触到的24小时热线工作人员都是以年轻人居多,但在这里,我们看到的工作人员都年纪略长。应急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解释道:“我们的接警人员平均年龄在45岁,年纪最大的一位老同志明年就要退休了。我们对接警员要求很高,不是说年轻人能熬夜就行了,一定要有数年的一线执法经验。无锡水网发达,水上情况复杂,出现水上事故时,前期处置和搜救效率是第一位的。接警员不仅要将情况第一时间记录下来,将指令下达给相应的处理部门,还需要对事故状况进行初步分析,确定船舶位置,进行预判处理,这都是书本上学不来的知识,一定要有数年的实操经验才行。如果不熟悉水上情况,发生事故时连船舶位置都确定不了,就会耽误搜救时间。”这支平均年龄在45岁的接警队伍,依靠着丰富的前期处置实操经验和应变能力,近三年涉及人身生命安全的水上事故救助成功率达到100%。
中秋假期期间,各处的交通状况往往比平时更加复杂,接警人员需要做更多的协调、预警工作,保障交通能够畅通、安全。中秋节乘着客船在鼋头渚欣赏烟花大会的你,想到有这些人在身后默默守护,会不会更安心了呢?
(晚报记者 毛岑岑/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