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晚,“放飞梦想——陈瑶独唱音乐会暨陈建安教授声乐教学汇报”在运河音乐厅举办。这场音乐会的主角是63岁的陈瑶,她用五年时间完成了蜕变,从简谱都不认识的“大白嗓”到挑战高难度的中外歌剧咏叹调的声乐爱好者。而为一名大龄且为业余演唱者所开的音乐会,在无锡音乐界实属罕见。
实现:放飞梦想,这是一场特别的音乐会
音乐会在一曲《绿树成荫》中开始,这是德国著名作曲家亨德尔的作品,选自于歌剧《赛尔斯》。演唱者陈瑶身着绛红色的礼服,光彩耀人。她用抒情的语调展现了绿叶葱茏,巨树成荫的自然美景,唱出了一曲自然的赞歌。而《我亲爱的爸爸》是意大利普契尼的独幕歌剧《贾尼·斯基基》中的一首咏叹调,表现了主人公恳求父亲答应自己去追求自己的爱情,陈瑶的演唱优美、深情而动人。
她演唱的《一抹夕阳》是我国第一部抒情性歌剧《伤逝》中的选曲,由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所作。陈瑶用歌声表达少女面对朦胧爱情的娇羞腼腆心理,让人感受到年轻人对爱情到来的美好憧憬和对封建礼教束缚的不满和憎恶。当天,陈瑶一共独唱了12首歌曲,包括《漫步街上》《月亮颂》《黄河怨》等不同风格的曲调,不少都是高难度的中外歌剧咏叹调艺术歌曲。台下的观众用热烈的鼓掌表达了对歌声的喜欢,因为这种难度,一般业余爱好者根本不敢企及,更不要说是开一场独唱会了。
对于陈瑶来说,这场演唱会是对业余声乐爱好者的一种极大的认可和鼓励。她的指导老师陈建安则表示,为一个如此“高龄”的业余爱好者举办一场艺术歌曲演唱会,在无锡非常罕见。
蜕变:从“大白嗓”到咏叹调演唱,爱觉不累
听完陈瑶的演唱会,有人会以为她经常唱歌,肯定有一定音乐基础。但事实并非如此,陈瑶说自己退休前从事的是管理工作,年轻时所爱的是文学和美术,从来没有发现过自己与声乐有缘。退休后,她去老年大学学习书法和篆刻,有同学觉得她说话声音很好听,就带着她去上歌唱教学点试试。
她遇到了原无锡高等师范学校的教授陈建安,他正好在指导一群业余爱好者唱歌。陈瑶说,她连简谱都不认识,更不要说其他乐理知识了,但“老师教得很仔细,对我的音乐感觉和声音条件都很肯定”。“我就是一个大白嗓”,陈瑶表示,音乐的发声、气息知识她一无所知,但音乐的旋律让她感动,她愿意从头开始学习。
每天学习唱歌成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老师的课她一堂不缺,回到家后还会上网课,自己找资料,学习音乐常识,了解每一首曲子的创作背景。女儿陈青青也表示,妈妈经常会指着英语、德语、意大利语等不同语种的歌词发音反复苦练。“坚持最难”,陈瑶说,一天不落学音乐其实有难度,她每天都会坚持在家练唱。年龄大,起步晚,她必须尽力追赶。别人学三年的知识,她用一年或者一年半的时间去完成。从简单的曲目到复杂的咏叹调,从中文到意大利文,她每天都在琢磨吐字发声。
价值:追梦之途不因年龄而终止,公益献演让人充实
在无锡的街头巷角,中老年的歌唱团队相当多。陈建安说,唱歌能够愉悦心情,健康体魄,很受中老年人追捧,这已成了一种社会现象。
陈瑶很幸运,去学声乐时的2016年,恰好遇上陈建安教授退休,组建成人中老年声乐班。其实一开始,陈建安并没有想到陈瑶会达到现在的水平,一个非专业人士,零基础,已58岁。但他很快发现,陈瑶很有灵性,悟性好,也很努力,会根据老师教的方法去练习,无论是说话,还是散步,都在钻研这些技艺。她还经常把自己练习的曲子发给老师听,每天都在进步。
今年年初,陈瑶所在的莙乐艺术中心原本准备举办一个内部交流演唱会,但因疫情耽搁了。后来有人听到了陈瑶歌声,觉得非常不错,建议在音乐厅举办一次个唱。这一肯定也给了陈瑶很大的信心,团队为此重新调整曲目,寻找合适的钢琴伴奏者。
和陈瑶一起练唱的李燕表示,“一个老年业余歌者敢‘冲击’个唱,太厉害了”。在外人看来,陈瑶虽然“高龄”,但锲而不舍学习新的知识。她仿佛就是毛姆《月亮与六便士》中寻找理想的主人公,不受困于年龄,也不囿于往事,勇敢追随自己梦想。
这几年,陈瑶还活跃在无锡市几家有影响力的合唱团,并成为其中的骨干,经常参与各类公益演出,用声音为别人带来美的享受。
(晚报记者 黄孝萍/文、摄)
链接
本报联合阿里集团天天正能量进行的2021“最美家乡人”评选活动已正式拉开帷幕,您身边如果有鲜活而生动、温暖有光芒的最美人物,欢迎通过0510—88300000或@江南晚报微博、微信向我们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