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江阴云亭陶家村,离家75年的田雪清老人终于与92岁的三哥和83岁的四哥团聚,弟兄三个老泪纵横,紧紧相拥在一起,久久不愿松开……
1946年8月,江阴夏港老田家从江阴育婴堂抱回一个出生才几天的男孩,取名田雪清。几年以后,老田家相继生了两男两女。尽管有了自己亲生的孩子,老田夫妇并没有把领来的儿子当做外人,依然当亲孩子一样抚养。
但作为田家长子的田雪清,从小就被村上人叫野孩子,内心的自卑和困惑始终挥之不去。7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田雪清儿孙满堂,生活过得幸福美满,但矮人一截的心理依然时刻伴随着他。他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自己的亲人。
2019年7月6日晚上,江阴寻亲志愿者协会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在江阴夏港镇长江村联合举办公益寻亲活动。田雪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登记了信息,采集了DNA样本。两年过去了,寻亲之事并无进展。用老人自己的话说:“找不到不奇怪,这是预料之中的。”
今年9月,寻亲志愿者协会再次理出田雪清资料,请求江阴市公安局提供帮助。然而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就在志愿者一筹莫展、带着失落的心情准备返回时,听一位村民说:“我家有个年长的长辈,要不我带你们去问问他吧,看他是否知道些情况。”于是,志愿者跟随这位好心的村民一起来到92岁的陶金文老人家。当志愿者问起老人是否知道附近有没有70多年前送掉过孩子的人家时,老人家介绍,他父母先后生了兄弟姐妹六个,当时生活极其困难,后来老七的出生更是让家里难上加难,“我们家在最困难的时期送掉过我的一个弟弟,是1946年夏天出生的,当时手腕上有一个小血泡。那年我17岁,弟弟生下两三天,我和村上一个人一起送去了育婴堂……”
志愿者们采集了陶金文的DNA样本。一星期后,鉴定中心来通知了:兄弟俩的基因比对上了!
当志愿者第一时间把好消息通知田雪清,并告知,他的家人就在七公里之隔的云亭镇时,老田确认这信息真实后,便再也控制不住压抑了75年的情绪,放声大哭:“我有亲人了……”
这条仅仅七公里的回家路,田雪清走了75年。(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