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爱美食

又遇重阳,食暖深秋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又逢重阳。这是一年中天气最好,最飘逸的日子,秋阳灿烂柔和,凉风习习,甚是清爽。记忆中的重阳节没有特别的仪式,没有束缚,而是走出桎梏,走出喧嚣,和大自然尽情拥抱,让心情得到释放,得到怡乐。登高、敬老,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小晚给大家带来的节日美味既传统又新潮,但足够美味,老少皆宜。

  每年的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因月、日两九相重,九为阳数,故称“重阳”,也叫重九节、踏秋节、晒秋节。又因“九九”与“久久”同音,古人认为这是值得庆祝的日子,取亲情、友情、健康、长久之意。采一束菊的淡香,掬一捧柔和的光阴,拾一抹牵念,书一笺柔情,祈盼安康。

  《西京杂记》有云:“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这里的蓬饵,便是最初的重阳糕。糕与“高”谐音,“步步高升”“百事俱高”“人往高处行”……所以,重阳吃糕也有一个美好寓意。

  重阳佳节饮菊花酒,则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就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

  重阳节的吃食,还有螃蟹,秋风起,蟹黄肥,此时正是湖蟹上市、江南食蟹的好季节,螃蟹富含蛋白质,被称为优质蛋白质食物。重阳有蟹,便如锦上添花。丰子恺曾在《忆儿时》中写:“到了七夕、七月半、中秋、重阳等节候上,缸里的蟹就满了,那时我们都有得吃,而且每人得吃一大只,或一只半。”

  吃羊肉面是重阳节的又一习俗,“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加之秋天是羊儿最肥的季节,羊肉性暖,羊肉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

  美食美酒,是秋天的暖;而在重阳,这美味与暖意都更浓郁了些。蟹正肥美,酒也醇香,还有精致的重阳糕和暖乎的羊肉面。不妨约来三五好友,把酒话桑麻,偷得浮生半日闲,尽享秋日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