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看无锡

疏通“大动脉”

无锡段大运河首次大规模疏浚

  本报讯 (晚报记者 蔡佳/文、摄)昨从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获悉,经过多年运行,京杭运河无锡城区段出现淤浅情况,影响过往船舶通航安全。为保障运河“大动脉”畅通,目前正在开展京杭运河无锡城区段航道疏浚工程,这是首次大规模对无锡段大运河疏浚。

  昨天上午10点,在京杭运河无锡城区段靠近锡山大桥附近,1艘挖泥船和1艘运泥船停靠在运河右岸开展疏浚清淤,只见湿黑的淤泥被一斗一斗地从河水深处抓取出来,有序安放于运泥船船舱中,待集满船舱后转运至指定地点进行处置。

  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水运服务科副科长徐云介绍,京杭运河无锡城区段为三级航道,设计航道底宽60米,水深在3.2米以上,最小航道中心线弯率半径为480米。无锡段大运河自2011年建成投用以来已运行10年,航道淤积日趋严重,导致航道底宽变窄、水深变浅,船舶容易搁浅,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市港航部门针对淤积航道段落分期实施疏浚工程,在去年完成一期疏浚的基础上,今年启动建设二期疏浚工程。

  “本次疏浚工程起点为吴桥下游,终点为金城大桥附近,总里程6.85公里,计划疏浚土方24万方”。徐云介绍,无锡段大运河是一条繁忙的水运通道,担负着长三角地区大宗物资及时中转集散运输的重任,全线船舶年通过辆达3.2亿吨。疏浚完工后将改善京杭运河无锡城区段航道淤积问题,提升航道通航条件,确保京杭运河千吨级船舶安全畅通,同时该项目兼顾防洪和水环境治理,有效清除了运河水体中沉积底泥,扩大河道断面尺度,对改善区域水环境、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助力美丽河湖建设均有支撑保障作用。

  “主动脉”畅通,沿线的作业码头也打通了“最后一米”。位于运河沿线的中国航油码头保障苏南硕放机场所有航班的用油,每天平均有六七百吨的航空用油通过京杭运河运输至码头,这里是苏南硕放机场的“生命线”。由于港口附近河底出现不同程度淤积,给码头航油船舶进出带来困难。昨天随着一船船河底淤泥被疏浚清运,供应站码头附近水域被挖深挖宽,船行所至安全畅通、活水畅流,长期困扰该码头航油船舶靠港时易搁浅问题迎刃而解。

  据悉,目前共3条挖泥船、20艘运泥船在京杭运河无锡城区段协同施工,平均每天开挖运输近4000立方米疏浚土。这些疏浚土将运往附近的低洼地带、蔬菜地和果园,在二次利用的同时也不会给水域造成污染。截至目前,该工程已完成近50%,预计到今年年底完工,届时京杭运河无锡段航道一、二两期疏浚工程将整体完成疏浚航道22.5公里,而京杭运河无锡段全线39.4公里疏浚工程将于2023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