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专版

解码青春 激活人生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专家走进江南大学

  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日前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组织心理专家,走进江南大学开展“与心相伴,你我同行”心理健康义诊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心理咨询、心理测评、个案研讨等服务。这是医院“两在两同”建新功、心理健康进校园系列活动之一,也是“锡心525”校医心理育人联盟活动的一个缩影。义诊活动现场,心理专家为师生朋友们进行“心灵体检”,让他们能够准确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呼吁他们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针对学生们的小困扰、小情绪,专家们一一耐心细致地讲解、分析,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建议。

  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不再“羞答答”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大学生中18.5%有抑郁倾向,4.2%有抑郁高风险倾向,8.4%有焦虑倾向。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心主任助理包炤华主任医师指出,近年来,国内若干大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悲剧不断见诸媒体,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灵的重要程度与日俱增。而人际交往、学业、就业、情感、家庭等都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

  因此市精神卫生中心积极走进高校,努力促进心理健康工作从治“已病”向治“未病”、从治疗向预防的积极转变。令人欣喜的是,大学生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需求丰富,面对心理咨询不再“羞答答”,愿意主动走近心理医生,直面自己的心理困惑,寻求帮助与指导。

  为进一步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骨干,心理专家还通过个案研讨工作坊的形式,与江南大学学工处、心理中心专兼职咨询师、部分辅导员,围绕高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所遇到的典型案例深入分析,帮助辅导员们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个案心理健康促进的技巧和方法。

  没有朋友?感到孤独?新生“开学焦虑”!怎么破?

  小郭本来是一个开朗的女孩,大学开学后很快和舍友熟识了,宿舍有一个女生又高又漂亮,家境又好,小郭感觉大家说话做事好像要以这个女生为中心,这个女生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其他舍友也常常顺从。慢慢地,小郭开始抵触与舍友接触,觉得她们没有主见,舍友好像也感受到了她的态度,大家逐渐疏远。因此,小郭和其他同学也不愿走太近,觉得同学要么高傲、要么没原则,每天都很痛苦很焦虑,不愿意也不知道怎么和同学相处,觉得自己很孤独。

  专家指出,人际交往不和谐是大学生常见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缺乏人际交往经验,感到孤独。专家建议,不能逃避交流,而应主动沟通,同时要适当调整自己,表达观念时可以选择便于他人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进行,对一些生活中出现的鸡毛蒜皮的纠纷,不要太耿耿于怀,逐渐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圈。

  学业未成,恋爱先行?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小军大一入学时,对学业还没适应,就忙着找女朋友,短短半年就换了3个女朋友。谈恋爱还带来一系列问题,一是日常开销变大,二是因谈恋爱分心,影响了学业,挂科好几门。小军也想着停一停,但和女友一分手,就想着要再找女朋友……

  当前大学生校园恋爱现象比较普遍,学业未成,恋爱先行,大学生们有着“不求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恋爱心态。专家表示,大学生首先应遵守恋爱道德和恋爱原则,即要自尊、自爱和自重,形成正确的恋爱观,更要在恋爱中考虑对方感受,相互理解、包容和信任。同时,要平衡爱情与学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爱而松懈了学习,要认识到自己对亲友、父母、社会都有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

  毕业即失业?迷茫的大四毕业生……

  距离研究生考试只有两个多月了,大四毕业生小周开始迷茫焦虑不安,钻进了负面情绪的牛角尖里,晚上睡眠状况差,白天头脑昏昏沉沉,学不进去,一度想要放弃却又觉得自己的专业优势不突出,难以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小周觉得进退两难。

  专家指出,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如果出现心理困惑应主动寻求帮助,通过学校举办的毕业生心理健康促进座谈会或讲座,疏解焦虑、自卑、消极心理情绪;对于低年级的大学生来说,可以通过学习来积极提高自己的能力,也可以多实习,积累实践经验;对于学校而言,要丰富大学生就业指导形式,引导他们进行明确的职业规划。(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