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从彦 文 |
仁慈与江湖,本风马牛不相及。仁慈是爱,江湖是杀,相爱相杀,便是“从江湖里面发现仁慈,或将仁慈注入江湖”。仁慈与江湖的纠葛,樊国宾直言“我认出风暴并激动如大海”。
人生如江湖,仁慈须恪守。胡适曾言:“我们若想别人容忍谅解我们的见解,我们必须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度量。”以仁慈观照世界,也成为了樊国宾行走江湖的一条准则。在《父亲记》中,他特地记录了父亲的一句原话:“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只要情义不灭,尽心就好。切莫求全责备,生了执念。”父亲的度量,让樊国宾看到了一个更加开阔的江湖。在《师父》中,他又倾情记录了自己的导师丁帆先生。“衣冠要严谨,外相要庄严,以御倮(同“裸”)虫。”要知道,人类是大自然当中最大的倮虫。丁帆的教导,让樊国宾顿悟江湖的凶险。为了抵御倮虫,丁帆教授还补充道:“不要依恋正在没落的事情,更不要去追随它,也不要指责它,而是要尽己责……为此,要学会缄默,不管遇到怎样的侮辱和欺凌。”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江湖充满腥风血雨,唯有仁慈方可坦然面对。在《从北大到南大》一文中,他感谢两所百年名校教给自己最重要的东西:一是“人能笃实,自有辉光”的道理;一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基于个人尊严的精神自由。两个江湖,让樊国宾构筑了自己一生最重要的人格理念、价值情怀以及在纯正趣味方面的精益求精,从而也滋养了“仁慈”这一宽广心灵的底座。
仁慈对血腥,江湖颇精彩。通过复盘“荆轲刺秦”的故事,樊国宾认为公羊学“大复仇”观念实际上体现了古中国人的尚耻精神。因为荆轲慷慨同意秦王死于韶乐,包括秦王之“乞听琴声而死”虽为诡计,却都是坦荡豪杰、有致有节的古风。江湖就是这么一个神奇的地方,给绝望的历史提供生存的可能。行走江湖,牢记“恩重如山”的教诲。樊国宾以“恩重如仇”为引,讲述了唐肃宗年间官员李勉的故事及雍正皇帝与年羹尧的故事,反思中国人情浓郁的地方,恰是“人情嫌简不嫌虚”,礼尚往来与恩义传统都明码标价。江湖就是这么一个神奇的地方,恩浓反结怨,恩重可结仇,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通过阅读李·米勒的一段经典名言,樊国宾扼腕叹息,慨叹自己为何不能像她这样勇敢说出心中所思所想,感伤自己为何做不到像她那样“一分钟都不浪费”。江湖就是这么一个神奇的地方,卧虎藏龙,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一方天地展露非凡的才华。
江湖有风暴,激动如大海。除了李·米勒,樊国宾还用精神斗士的笔触,对朗西曼、赵元任、高二适、王澍、顾随、黄永玉、王世襄、李瑞清、海明威、方以智、李垂谊、马基雅维利、法斯宾德、何其芳、昌耀等人物身上的江湖气质进行描摹,一方面是对“君子雄健、廓然大公”精神境界的传达,一方面是对“鹰之轻盈、向死而生”的价值观的推崇。“每当来到大江大河面前,我都会产生喝场大酒的冲动。”一轮圆月,高悬于黄河上空。但是这个人,你是谁?你在哪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仁是大江,慈是大湖。仁慈江湖,风平浪静。
《仁慈江湖》,樊国宾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9月第1版,定价:6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