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种草’很久,终于‘拔草’成功”……近年来,一种新型购物推荐方式——“种草笔记”迅速兴起。但近期一些“种草笔记”遭到质疑,被指弄虚作假。记者调查发现,雇佣专业写手和网络水军虚构“种草笔记”“网红测评”,已形成一条灰色产业链。记者在网络上搜索“软文代写”等关键词,会出现大量代写、代发、刷单等服务的结果;原本用来分享好物的“种草笔记”,变成了对消费者的诱导甚至是误导。虚假“种草笔记”往往和刷单、刷评价等“业务”相捆绑,形成了固定套路。(来源:新华社)
网友评论
@阿丁叮叮灵魂出走中:我从一棵韭菜变成了做过攻略的韭菜。
@小俞小俞年年有:水分真的太大了,放眼尽是收钱写的推广稿,万物皆可“宝藏分享”“友友们绝了”“绝绝子”“给我冲”“真的超……”,跟着探了几次店,全是平平无奇甚至踩雷的。
@大季大利:网红探店也该消停了,只要给钱啥都敢说。
@real阿青-哒5113170:看测评无非是想找中立的第三方看看有什么优劣,从而避免浪费,降低智商税。
@123:所以对于突然之间全网都在推的产品、店铺,慎之又慎。
@花泽娃娃小白菜:警惕从众心理。
@青青子吟:在网上看见的和买到手的相似,但质量相差太大了,这使得网购的宣传越来越难以被相信。
@ParkerGQ:每一次交易,都是消费者与商家的博弈。
小编说两句
“种草”“评测”为啥火了?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不希望盲目“剁手”,“达人分享”有参考价值。然而“素人博主”提供的竟是“软广”植入,那“种草”变成了“种韭菜”,消费者还能持续信任吗?这种被称为“恰烂饭”的行为,不能听之任之。平台应负起主要责任,加强内容审核。让分享的归分享,商业的归商业,绝不能以分享名义搞营销误导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