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每年元旦春节都是猪肉消费旺季,旺季往往也是价格偏高的时期。然而,今年市场的猪肉价格却旺季不旺,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多地猪肉价格跌到每斤8元以下。期盼在春节前能卖个好价钱的猪肉养殖户没有等到预想的价格。猪价罕见逆势下行,到底是需求不足还是供给偏多?此轮猪肉持续下跌的“拐点”又会出现在何时?
这几天,辽宁大连的生猪养殖户王文智有些闹心,他家里有300多头即将出栏的生猪,本想着趁着春节多赚点,但目前的行情让他非常失望,“现在的标猪,300斤以下价格每斤只有7.5元。”如果按现在的行情卖,一头猪就要亏损近200元。
2021年以来生猪价格持续波动。9月份以前,生猪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国内生猪均价最低达到11元/公斤。进入10月份,价格开始反弹,到11月底,生猪价格一度达到18元/公斤以上。但从12月份开始,行情再次出现下跌,截至2022年1月7日,国内生猪均价为15.4元/公斤,环比下跌接近15%,同比下跌超过50%。
据了解,2021年9、10月份的猪肉“低价效应”引发了一波猪肉消费热潮,很多食品企业囤肉备货,市场腌腊、灌肠提前出现,透支了后期猪肉消费。尽管元旦过后,猪肉消费短期回调,但局地疫情暴发,对餐饮业、旅游业影响较重,加之消费者消费结构变化,导致猪肉消费整体疲软,直接压制生猪价格的反弹。
而导致猪肉价格低迷的原因还不止于此。截止到2021年三季度末,我国生猪存栏量超4.3亿头,同比增加18.2%,能繁母猪存栏量达到4459万头,同比增加16.7%。
光大期货农产品研究总监王娜认为,春节之后,猪肉价格还有继续下行的风险。
有机构的研报显示,本轮“猪周期”价格拐点预计在2022年4到6月份出现。而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则认为,拐点最早要到2023年才会出现。
近年来,猪肉价格呈现较大幅度的上下波动,价贵伤民,价贱伤农。为走出这样的怪圈,2021年9月份,农业农村部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方案设定了能繁母猪存栏量调控目标,即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4100万头左右,最低保有量不低于3700万头。能繁母猪月度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95%-105%区间,为绿色区域;处于正常保有量的90%-95%和105%-110%区间为黄色区域,将启动相应调控措施。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近日强调:“生猪产能调控机制已经建立,遇到关键时候,根据调控机制的规定,能够实时出台临时性救助等措施。”
(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