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玉华 文 |
那一年的四月光景,我在故乡金坛乡下读初中,当班主任宣布去无锡春游时,全班沸腾了,同学们激动了好几个晚上。无锡可是小上海啊!那是我们心中一直神往的富庶之地。
当时可没现在这么交通发达,学校是包了一艘轮船,从家乡集镇码头出发,经乡村河道开进丹金漕河,然后驶入运河,一直向东至无锡。那天,天麻麻亮就出发了,3个多小时的路程,在同学们叽叽喳喳的同时,让我们领略到泛大运河区域江南水乡的一路美景。
记得当轮船进入运河常州段时,大家顿时惊叫起来,“哇,好大好宽的河面啊!”满眼望去,太阳高照,微风徐徐,河面上波光粼粼、银光闪闪。运河上,来往的船只如流,激起的浪头一浪接过一浪,撞击上轮船发出咣当、咣当的声响,伴随着呜—呜的鸣笛声,好一派繁荣的黄金水道,大家啧啧惊叹!不知不觉中,轮船穿行到常州城中,呈现在眼前的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致。近看,运河两岸有粉墙黛瓦的明清建筑,古色古香,有沿河而建的城市大道,人来人往,有高大挺立的古树名木,风景雅致,不禁令人心旷神怡;远看,有突兀而起的自来水塔,造型独特,有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城市大楼,气派现代,还有那一排排整齐并列的工业厂房,清新别致,传递着改革开放的气息。
到了无锡后,当时游玩的路线依然历历在目:先是到了梅园,然后去了鼋头渚,再接着去了蠡园,最后折返回到锡惠公园的。到锡惠公园后,沿着锡山一路领略自然的风光来到了映山湖,一幅湖光山色的图画呈现在眼前,好美好美!接着浏览了天下第二泉,参观了阿炳遗迹,领略了深厚的吴文化底蕴。在大多数同学筋疲力尽往外撤时,我和要好的三个同学兴致很高地登上了锡山的巅峰,爬上了龙光塔的顶层。啊!整个无锡的全景尽收眼底,宛如银河般的大运河从城中穿过,看不到尽头;纵横交错的街道上人来车往,川流不息;一排排高楼大厦如波涛般此起彼伏,一望无际,让我们大开眼界。
只到过县城从没出过远门的我,从常州到无锡,看到美丽的运河和旖旎的风光,看到一幅幅城市美景和繁华的城市街道,长了见识,开了眼界,感到常州和无锡发达、富裕、亮丽。给了我思考,给了我启迪,心里萌生了要是将来能到这样的大都市工作该多好啊!我生在偏僻的乡下,似乎只有一条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路才有希望,那就是要能考上大中专学校。在当时大中专录取率较低的现实面前,更多的是奢想,心里暗暗责备起自己。
高考落榜后,回到了村里当上村干部,对农村娃来说已是相当不错的机会了。也许就是通过这次大运河前往无锡之旅,导致了我的“不安分”,年底选择了参军。到了部队后,在组织培养下,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考上了军校,圆了大学梦。毕业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紧依大运河旁的驻无锡军营。
不知不觉中,在无锡工作、生活已近26个年头。这一路走来经历了不少碰碰磕磕,工作中有一些不满意,生活中有一些不如意,才有些忽视身边的美好。正因为工作、生活不是十全十美的,才使得我们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地去追梦。横看成岭侧成峰,保持平和的心态、进取的状态才能享受生活的快乐,才能懂得生活的真谛。蓦然回首,没有那次运河之行,也许我不可能成为这个现代化都市中的一员,想想这本身又是幸运的、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