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看无锡

无锡成立快递行业 劳动争议调解中心

撑起快递小哥权益“保护伞”

  新华社资料图

  本报讯(晚报记者 陈钰洁 卢雯) 扣发绩效工资和餐费补贴,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一直以来,快递员群体都面临着社会保障不足、职业归属感不强、收入与劳动强度不匹配等问题。昨日,无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无锡市邮政管理局、无锡市总工会,在苏南快递产业园联合举办了无锡市快递行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揭牌仪式,针对快递行业健康发展的现实难题“把脉问诊”。

  无锡现有快递企业54家、分支机构122家、末端备案网点2435个、快递从业人员逾2万人。“但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快递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行业内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也急剧增加”。市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创新劳动争议纠纷解决机制,保障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成为促进快递行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今年5月,无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无锡市邮政管理局、无锡市总工会落实国家七部门《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无锡市快递行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通过线上(互联网+调解、互联网+仲裁)、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包括在线申请、远程调解、线上开庭、上门指导等全方位、高效能的服务。

  市人社局调解仲裁管理处处长罗志峰分析,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多点散发、产业结构转型等因素影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日益增大,无锡成立快递行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不仅为化解全市快递行业劳动争议提供了一个全新、高效、便捷的平台,同时也为构建新就业形态和谐劳动关系探索了先行经验。数据显示,自2022年5月成立快递行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以来,已指导30多家快递企业成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成功调解化解30人以上的集体劳动争议2起、普通劳动争议20余起。

  据了解,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邮政管理局、市总工会等部门将以成立快递行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为实践基础,把在快递员群体的成功模式复制到平台外卖员、网约车驾驶员、互联网营销师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领域,并在公平就业、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社会保险等方面,研究探索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管用办法,为全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提供更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无锡经验”。

  链 接

  近年来,高新区以苏南快递产业园为载体,着力打造国内快递服务的重要基地和国际快递服务的重要门户,2021年快递业务收入达57.77亿元,占无锡大市总量一半以上。

  众所周知,快递员的工作时长明显区别于普通的劳动者,他们有别于普通劳动者的8小时工作制,在新业态形势之下,从劳动报酬到考勤制度等多方面都呈现出新形态的用工方式,所以需要各行各业的调解员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去了解快递员的诉求,帮他们解决好迫切的难题,促进快递行业的健康发展。

  调解中心成立后,将建立一支由仲裁员、镇(街道)调解员、企业调解员、律师等人员组成的调解员队伍。律师钱蓉是无锡市快递行业劳动争议仲裁中心调解员队伍中的一员。她告诉记者,成为调解员后,她将深扎企业一线,及时发现劳动争议矛盾,将矛盾化解在摇篮之中。作为办案经验丰富,具有一定实战经验的法律专业人员,她能够给予快递小哥专业化的法律意见以及帮他们审视可能达到的法律后果,以便快递小哥及时了解自己的诉求是否合理合法,尽可能为自己争取合法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