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焕然一新的“葑溪书院”响起琅琅读书声。炎炎夏日,来自惠山区石塘湾社区及周边地区暑期托管班的百余位中小学生在这里学习、游乐。葑溪书院历史上人文底蕴深厚,为延续历史文脉,异地投用的该书院将再现昔日好学上进的教育风气。
昨天,记者探访该书院。石塘湾社区工作人员许晨表示,投用的葑溪书院位于惠山高新区葑溪园内,并不在历史上的葑溪书院原址。
葑溪园于1985年建成。社区于去年7月开始对园内重点建筑进行整改,施工队伍将房间老旧地板、斑驳墙面等拆除,改之铺装环保复合木地板,涂刷环保漆料,原有古式廊檐、花窗等元素保留不动,按照江南建筑风韵对其重新设计,确保学习场所修缮一新,校园风景更胜往昔,并为其取名为“葑溪书院”。
文史爱好者顾尧明主编过《石塘湾社区志》等书籍。他介绍,在锡西片区,“葑溪书院”颇有历史渊源,其起源要追溯到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当地乡绅孙鼎烈官至孔学馆纂修,深知重视文化和教育的重要性,遂在当地开办了“葑溪书院”。“葑溪书院”在当地百姓心中也有较强的历史人文色彩,是很多人内心的“文化符号”。后因历史原因,该书院湮没于滚滚历史浪潮中。1947年3月,当地在“葑溪书院”旧址建起私立葑溪初级中学,1956年,学校转为公办,改名为“无锡县石塘湾初级中学”,一直延续至今。
据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透露,原“葑溪书院”在当地十里八乡是个独特的存在,小时候经常到书院转转,其内景致盎然,夏有绿荫,冬有松柏,四季鲜花盛开,学生们在校园里努力读书的同时,更可以随时欣赏校园风景。
负责该书院推进工作的桑栋介绍,投用后的“葑溪书院”占地约3000平方米,社区投入资金约150万元,购置了空调、电脑、课桌椅等设施。(黄振/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