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禾双语学校四6班 锡报小记者 蒋承宽
我喜欢历史和古迹。
暑假里我随爷爷回宜兴老家,我问爷爷:“宜兴有什么历史古迹可以带我去看看吗?”爷爷说:“有啊,明天我带你去看看谢桥吧,它可是岳飞率领的岳家军出征时走过的石拱桥。”
第二天上午,下着小雨,我和爷爷来到宜兴城南,找到了谢桥。我一看,惊讶地说:“这桥真小啊,不是说岳家军出征走过的吗?”爷爷说:“你别小瞧了它,古时候可都是小桥啊。”我看到北桥头石碑上写道:谢桥长15.50米,中宽3.50米,它是用青石、花岗岩、金山石等石材建造的。这座桥建于宋朝,现在仍然使用。抬头望去,这座桥一头连着谢桥公园,一头连着大街人行道。
我一边走上桥一边数着,南侧有石阶15级,北侧却只有13级,这是为什么?我下桥一看,哦,原来是北岸高南岸低啊。
我又看了看石碑,上面写着,南边宽4.5米,北边宽4.4米,这又是为什么呢?我走过来走过去,回头一看,终于发现这座桥是略斜的,南北宽窄不一是为了解决斜的问题啊。古人可真聪明!
我还发现桥中间有一路石条,把桥坡分成两半,这起什么作用呢?这又是一个谜。正想着,我看见一个阿姨推着自行车在石条上经过,我恍然大悟。哦,石条是用来推车的呀。
回去时,我看见西面大马路上有一座新的谢桥,跟古谢桥间隔不远,大致是平行的,是走汽车的。我就站在新的谢桥看老桥,它苍老、古朴,却还是那么稳当。我仿佛还能听到岳家军过桥的马蹄声,仿佛还能看见岳家军金戈铁马的齐整步伐,仿佛感受到历史长河里忠肝义胆的英雄气概……我真想穿越回去看看。
回家时,我坐在车上想,还有一个谜:这座桥为什么叫谢桥呢?你们知道吗?(指导老师:朱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