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二泉月·征文专版

灵山禅者

  | 尹超 文 |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佛教东渐以后,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碰撞融合中,产生了一种思想,称之为“禅”,通过千百年的发展和嬗变,禅逐步渗透到了中国人思想和行为的方方面面。对于禅的理解,言人人殊,或曰修行,或曰冥想,或曰吟诗作画,或曰品茗论道,我认为禅是一种游离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思维和生活方式,是智慧的抉择,它以禅宗为基础,但不局限于禅宗,甚至不拘泥于佛教。

  由于在灵山工作的机缘,有幸结识到一些禅师,他们深化了我对禅的理解。其中,上法下映长老和正平法师对我启迪最大。法映长老是原北京房山寺方丈,守护房山石经40年,毕生从事梵文的研究、整理、翻译和弘扬工作,是世界上公认的梵文专家学者。95岁高龄的法映长老耳聪目明、思维清晰,近年来一直居住在祥符禅寺上客堂,他深居简出,不是在寮房做学问,就是去图书馆查资料。初次拜访长老时,他正在电脑前研究梵文,桌上堆满了梵文书籍,长老用带着浓厚泰州口音的普通话,向我们讲述国宝房山石经的故事,就如同描述自己的孩子一样亲切,充满深情;聊到梵文时,长老更是十分欣喜地向我们介绍梵文的发音和语法。一同拜访的朋友从事自媒体行业,当他们提出要帮长老做宣传时,他微笑着谢绝了,并说道:“我没有什么好宣传的,你们可以多宣传梵文,多弘扬文化。”那一刻,面前的这位老者,为我们构建出了一套超越世俗的价值体系,云心月性,淡泊明志,这是大禅者的境界,吾辈高山仰止。

  与正平法师平日里交往甚密,他醉心书画,是南京狮子岭兜率寺已故住持圆霖老和尚的弟子,他的书画继承了圆老的衣钵,不追求技法的高深,也不束缚于造型的精准,完全是自我心性的表达。正平法师的画室开窗见佛,每天写字作画似乎都在与大佛沟通,信手几笔的兰花优雅空灵,给人以宁静致远之感。书画之余,正平法师最爱烹茶品茗,茶禅一味,他通过茶来滋养清修,他不追求茶器的精美和茶叶的名贵,茶的质朴,与他矜守简德的生活习惯相通达,茶的清香,可以提神醒脑,驱赶疲劳,帮助他领悟佛性。

  淡欲粗茶素味甘,红尘深处炼心丹,法映长老用毕生心血传续文化火种,是禅者的大愿;正平法师以书画品茗作为修行方式,乃禅之包容。佛教认为修行的方法有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之分,禅既能入世又能出世,同时,禅更是以无我的境界,为众生求福祉,将一切成果回向众生,正是因为禅,汉传佛教艰深晦涩的教理教义才能在尘世间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