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建琪 文 |
萧耳在林中空地里,创造出一群不同寻常的人,他们一会儿上山,一会儿下山。之前特殊的三年给了萧耳更多时间在思考,更带给她一种创作的灵感与冲动。
几年前,读过萧耳的《樱花乱》就很惊叹她的才华,《樱桃乱》是萧耳对东方文化的探寻,对日本国民性的深究。《樱花乱》之后,萧耳又写了一本长篇小说《鹊桥仙》,《林中空地》是萧耳近年来的第三部长篇力作。
萧耳喜欢在终南山里漫不经心地闲逛,逍遥自在地漫步,在别墅里倾听闺蜜们的心事,并把所获感受写进她的作品。生活,在任何地方都有人在认真生活。在林中空地里,作者怀着深深的同情,叙述了一些成功人士和商海的失意人。萧耳是个优秀的小说家,她在林中空地里所要表达的,本身就具有一种批判的力度。
《林中空地》主要通过塑造杜泾渭和黄莺这样一对主人公,来反映这些拥有高学历、更有丰富文化素养的时代人物。就像萧耳的其他小说一样,《林中空地》有情节布局的完整结构,她简捷利索地解决作品的起承转合。随着人物的辗转反侧,情节也开展得自然流畅。萧耳在对话与内心独白方面的运用,更是显出她的老到。
《林中空地》的细节描写也令人称赞,书中那些精彩的细节描写,极大加强了故事的真实感,也给读者带来无比美妙的艺术享受。萧耳在人物心理描写也非常出色,《林中空地》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揭示她们的现实行为。丰富的心理描写,烘托了人物形象,成为萧耳小说创作的艺术特征。萧耳在《林中空地》成功塑造了一个主人翁杜泾渭,“杜泾渭长安人氏,肤白干净,瘦削修长,一点不像北方男子,倒像是江南秀才”。杜泾渭愤世嫉俗,怪癖倨傲,在他的学生眼里,杜泾渭就是加缪小说里的默尔索。
萧耳始终是在不断探索、力求创新的优秀作家,从小说《鹊桥仙》到《林中空地》,都具有独特多变的风格。她将自己小说的地域背景,一下子从杭州,转移到西安终南山。当身处特殊时期,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怪事,让人不得不引起重视,引来思考,这个社会要去哪里?在恐惧中人要往哪走?《林中空地》中的恋爱、婚姻以及两性关系的叙述,事业与爱情的矛盾,灵与肉的纠缠,在她的小说里都赋予时代的色彩。萧耳还成功地塑造了银桂这个角色,这是一个自由的灵魂。萧耳虚构的小说空间,也是现实中的地理空间,既是历史的,也是真实的。她通过林中的读书会,来照亮这个空间。迷茫的人、失落的人聚集在一起,有了一个宣泄、抱团取暖的温馨空间。在爱情和婚姻问题上,萧耳是前卫又传统,她崇尚纯真的感情。《林中空地》以富有诗意的笔调讴歌了纯真的爱。
萧耳在小说中不时夹杂着对特殊时期的事件描写,来折射出人们的困境。萧耳通过创作这部长篇小说,更让她相信这世界是神奇的,荒诞之中又充满了悲喜,也许我自己也会经历几度的“上山,下山”,人生虽已半途,她的好奇心依然旺盛,有心奔赴不同的“林中空地”,去体验更多的人生历程。
萧耳的文学创作,凸现她对反映生活真实的执着,以及她那犀利非凡的观察能力。她总是致力于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素材,把现实中的事和人,通过文学的方式更完美、更动人地表现给读者。萧耳通过《林中空地》去展现每一个人的内心空间。无论是山上的隐士,或者是山下的众生,都要面对现实生活中最真实的自己。
我是蛮喜欢杜泾渭的最后结果,空谷君最后一次上山,看到了杜泾渭生活有了明显的变化,房子里也有人帮着收拾,不再是乱糟糟的了,他的身边多了一个女人。虚幻的生活也需要真实的依托。萧耳自己的说法是最好的佐证:“《林中空地》是一片自由的空白,是光可以照进去的地方。是无序的,又是有序的。”世界是真实的,世界也是荒诞的,因为有了“空地”,才有了真正的对人生命运的容纳。
《林中空地》,萧耳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3年8月出版,定价:49.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