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虹全 文 |
立冬。石塘湾乡下田里的萝卜成熟了,壮壮实实地立在那儿,犹如那腰身丰腴的农妇,很有精气神儿。见我们喜欢,小姨夫拔了十来个,带上山芋和其他菜蔬顺便送来城里。那白胖的萝卜用自来水洗净,水灵灵的让人忍不住咬上一口,一股甜脆透凉的感觉瞬间荡漾全身。
早在两三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知萝卜之美,《诗经》中有“采葑采菲,无以下体”的美丽诗句,“菲”指的就是萝卜。劝告人们不要因其叶的不好看而忽视了其根茎的美味。
汪曾祺在散文《萝卜》中谈到台湾女作家陈怡真来北京拜访他,汪老亲自下厨,其中有一道菜就是烧小萝卜。文中说:“她吃了赞不绝口。那当然是不难吃的;那两天正是小萝卜最好的时候,都长足了,但还很嫩,不糠;而且我是用干贝烧的。她说台湾没有这种水萝卜。”
梁实秋有意思,还能从一钵萝卜汤中得出启示,他在《雅舍谈吃》中说杨太太做的排骨萝卜汤堪称一绝:“排骨酥烂而未成渣,萝卜煮透而未变泥,汤呢?热、浓、香、稠。大家都吃得直吧嗒嘴。”从这道萝卜汤中,梁先生悟出了为文之道,只需做到言中有物即可。其实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不能华而不实。
记得当年上班时,在机关附近的西横街上,有一家金裕大众饭店,一道招牌菜就是红烧萝卜。一块萝卜切得像一副扑克牌,又大又厚。据说烹饪讲究,功夫了得。果真酥烂入味,香甜可口,非常开胃。每次吃饭总喜欢点上几块。普普通通的料,也能做出招牌菜,关键是肯动脑筋肯下功夫,万事成功慨莫如此。
我至今仍然认为,猪排烧萝卜是人间美味。夫人专门上天惠超市买了排骨,用温水清洗干净,随后放高压锅加清水,开盖烧滚,先焯一下把脂肪油腻污子清除掉,加入葱姜酒盐;把萝卜削了皮,切成滚刀块状,加入锅内盖上,高压五分钟即大功告成。半小时后开盖,香喷喷的排骨烧萝卜酥嫩可口,百吃不厌,实在令人食欲大增。
著名学者易中天说:“萝卜有三个特点,第一是草根,第二是健康,第三是怎么吃都行。”萝卜虽为平常之物,却与老百姓生活紧密相关,它演绎着本真的生活,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
我国是萝卜的故乡,栽培食用历史悠久,除了《诗经》中的记载,民间素有“秋冬萝卜赛人参”“萝卜上了街,药铺无生意”之说。就家乡城北的父老乡亲,能将萝卜制作各种可口菜肴,生吃、腌拌萝卜丝,还可制成酱菜、泡菜等,晒成萝卜干成为四季米粥、稀饭的美味佐菜。香甜清脆的“常州萝卜干”便是儿时的最爱小吃。
中医认为,萝卜性味辛、甘、凉,入脾、肺经,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下气宽中,消食化痰之功,适用于消渴口干,食积腹胀,咽痛失音等。《新修本草》言其“大下气,消食去痰癖,生捣汁饮服,主消渴”。《本草纲目》言其“可菹可酱,可豉可醋,可糖可腊,可饭可蔬中之最有利益者”。营养分析表明,萝卜含丰富的维生素C及一定量的蛋白质、钙、磷、铁等,另外,还含有木质素、胆碱、氧化酶素、苷酶、淀粉酶、芥子油等有益成分。呵呵,秋冬萝卜是个宝,吃了对健康长寿大有裨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