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寄寒 文 |
冬日晚上,我在书房翻看一本旧相册,翻到几张我在北京吴冠中教授家中的合影,久久端详我和吴教授亲切交谈的画面,回首那年春天,我去北京夜访吴冠中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1993年3月1日,我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海峡情》征文二等奖,第一次坐飞机去北京长城饭店领奖。而之前的1992年初冬,中央电视台带了著名画家吴冠中来中国第一水乡周庄,拍摄《吴冠中》纪录片,我有幸陪同拍摄,结识《吴冠中》纪录片作者翟墨,他是中国艺术院画评家。短短几天的拍摄,结下了我们的友谊,翟墨给我留下名片。当我得知获奖消息,立刻给北京文友翟墨去信,他回信准时去机场接我。
到达北京,翟墨在机场出口处把我接到了他家,他替我在附近找了一家小旅馆,我向翟墨提出一个要求,能否带我去见见吴冠中大师。翟墨笑着说,据我所知他老人家基本上不接待来访客人,不过我可以替你打个电话问问。翟墨拿起电话接通吴冠中家,是他女儿接的电话。翟墨说,是你父亲的江南水乡周庄的朋友,想见见你父亲。她说,好,我去问问!不多一会,她回话,我父亲说,请他七点整过来!翟墨放下电话说,你真厉害!吴大师一口答应!
我在翟墨家吃罢晚饭,他便开车带我去吴冠中家。我带一件金属棉衬衫作为上门礼,在车上我把傻瓜照相机交给翟墨,请他替我和吴大师拍几张合影。
一路上,想起吴教授三次到周庄的情景:1984年的春天,吴教授带了夫人和他的学生第一次到周庄写生,入住在唯一的设施简陋的周庄旅社。每天清晨,吴教授和夫人在街头小吃摊上吃了几个豆沙汤团,便背着麦秸编织的书包,在古镇大街小巷上徜徉,吴教授对这儿移步换景的景色赞叹不绝。
白天写生空隙,我去旅社看望吴教授,他让我对他的学生介绍古镇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吴教授白天在街头、石拱桥畔写生,晚上在旅社指导学生写生作品。吴教授在周庄八天,画了几十幅的写生作品。临走,吴教授还赠我一本《水乡四镇》散文集,给我留作纪念。
一次是一个春日,我接到政府电话,让我陪吴教授在沈厅饭店用餐。我兴致勃勃接到教授,带他去沈厅饭店。一坐下来,我在点菜时,他对我说,简单点!我点罢菜问吴教授,喝点什么酒?吴教授摇摇头说,不喝!不喝!服务员上菜了,一道焐熟藕,一道万三蹄!吴教授说,这荡藕好!来碗米饭够了!我笑笑,服务员又上了清蒸白丝鱼、韭菜炒蚬肉、炒菜苋。吴教授忙说,太多了!吃不完不浪费吗?我一边说,尝尝水乡特产,一边给他倒杯茶说,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我和教授边吃边聊……
回想之间,到了吴冠中教授家。翟墨熟门熟路停好车,拉着我一起登楼。走到吴教授的家门口,翟墨说,吴先生,我们来了!吴教授和他的夫人开门迎接,让座,一位年轻的保姆立刻给我们沏了两杯碧螺春。
“周庄文化站张站长的一篇散文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海峡情》二等奖,来北京领奖,特地来看看你们。”翟墨说。
“你来北京领奖,是不容易的事啊!”吴教授亲切地说。
“吴师母还认得我吗?”我对吴夫人笑着说。
“认得,你是周庄文化站……”吴夫人说。
“对!许多年了,你记性真好!”
“是的,她从周庄回北京后,经常惦记周庄!”吴教授说。
“吴教授,一点小礼物,不成敬意!”我边说边把准备好的一件金属棉衬衫交给吴教授。
“哦,谢谢!太客气了!”吴教授边说边接。
吴教授站起身,走近书柜,拿出一大沓又厚又重的画册,笑吟吟地对我们说,来!看看我画的你们的周庄!吴教授一一翻给我看,有《大宅》《老墙》《小巷》《船从家中过》《双桥》《双燕》,我越看越出神,想不到故乡周庄这些平常的景致,在吴教授的大手笔下妙笔生花,竟成一幅幅绝妙的佳作。吴教授又从书橱里掏出一本《吴冠中文集》,他打开扉页给我写了几句:初识周庄认识寄寒先生,再到周庄,三到周庄,寄寒先生依旧,寄寒先生似乎成了周庄与文化人的红娘。
我捧着有吴教授亲笔题写的《吴冠中文集》,一种如获贵重礼品的感觉,连声激动地说,谢谢吴教授的赠书!
“吴教授最近有什么新作?”翟墨问。
“好!请到我的画室去看看!”吴教授边说,边把我们带进他的画室,一个七八平方米的小画室,堆满了层层叠叠的画框,吴教授一幅一幅给我们展示:一幅是舟山渔港,整个画面是黑色,一条浓黑的渔船,船上亮着一盏盏黄灯。一幅是日本富士山,画面一片淡绿,恬静安谧。一幅题为《跃》,画面一片绿水,一条白色的鱼儿正跃出水面。一幅整个画面是墨绿的草丛,缀着一朵朵小白花……
我站在这逼仄的小画室里,替吴教授感到委屈,这么一个世界闻名的大画家,屈居在一个陋室里作画,吴教授却丝毫不抱怨,绘声绘色地给我讲解。
我望着吴教授一双充满睿智的眼睛,硬朗的身板,从心底里祝愿吴教授长命百岁,让他画出更多举世瞩目的精品,在世界画坛上为我们中国人争光。
告别吴教授,我和翟墨走在北京的大街上。北京的早春,春寒料峭,我的心却暖乎乎的,仿佛北京的初春特别温暖……
行文至此,屈指一数,吴教授离开我们已经十四个年头,他的作品和人品,依然被世人不断地称颂,他的一幅《周庄》拍卖创造最高价,又一次给我的故乡周庄增添光亮。他给周庄留下的名言:“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永远铭刻在周庄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