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快速路北延项目建设的施工现场,有一组电焊工在辛苦工作,他们戴着手套、面罩和护目镜,全副武装,忍受着噪声、焊花与寒风的多重考验,认真焊接每一条焊缝。临近年关,记者来到施工工地,走近过去一年里背井离乡为锡城交通建设作出贡献的施工人员。
一条伸缩缝焊接四五个小时
凤翔快速路北延项目高架主线第一段的西半幅,共有11条伸缩缝。电焊工乔明和工友早上7点来到工地,两人一组进行最后3条伸缩缝的焊接施工。沟槽里,钢筋托架已经安装好,电焊工的任务是把托架与下面的预埋钢筋焊起来。旁边的发电车轰轰作响,面罩前焊花四溅,乔明和工友一人蹲在槽边,一人蹲在槽内,慢慢移动,将密密麻麻的焊接点一个不落地焊上。然后是安装固定角铁,两名工人合作,焊接同时用直尺、塞尺检测伸缩缝的平整度。
“一条伸缩缝需要四到五个小时才能焊接完成。”有多年电焊工作经验的乔明告诉记者,钢筋焊接是伸缩缝施工的基础工序,也是桥面下的隐蔽工程,焊接结束经过监理验收,才能浇筑混凝土。浇混凝土时,电焊组的工人在现场帮忙打下手,直到伸缩缝整体做完方能离场。“伸缩缝做得好,将来通车后汽车驾驶体验舒畅,不会感觉‘跳车’。”
几名电焊工转身搬取构件时,露出了棉裤后腿的破口。“电焊作业很容易被钢结构部件刮到,特别费裤子。”乔明笑着说,大家的鞋子也损耗得厉害。
带些无锡黄酒回老家
西半幅最后3条伸缩缝浇筑完工后,春节期间正好进行混凝土养护,节后施工人员将回到项目上接着做东半幅的伸缩缝。因为开春不用更换工地,乔明今年回家的行囊十分简单,“就收拾了一点衣物和随身物品。”春节临近,工地的施工人员陆续返乡,老家远的人已提前踏上归途。“电焊组里有两名来自广西的工人,前两天乘飞机回家了,还有老家在其他地方的工人,买到火车票的也先回去了。”乔明和电焊组留下的几名工人都是河南商丘人,他们完成施工任务后,将跟着组长一起拼车返乡,不用急着抢票,所以安安心心在这里把剩下的活干完。
和许多外出务工的人一样,乔明常年背井离乡,家中孩子交由妻子和老人照顾,平时工作之余,他只能和家人打电话、通视频。“孩子读初中了,现在的课程比较难,我们家长也帮不上忙,只能叮嘱孩子认真读书、少玩手机。”说起给家人的新年礼物,乔明表示回家后要带孩子去添置新衣服,“无锡的黄酒味道不错,我这次特意买了些带回去,冬天里温一壶酒,全家人吃团圆饭会别有滋味。”
从无锡市政建设凤翔快速路北延项目部了解到,前两年,年末忙着赶工期,许多工人直到春节前两天才得以放假。今年施工进展顺利,主线高架此前已经贯通,因此从1月下旬开始,项目部让工人分批返乡。“工人们都很高兴,工地上适时调整了施工安排,确保节前收尾施工安全有序进行。”项目部相关负责人说。
(晚报记者 念楼/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