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二泉月·文学

乡间野蔬味最真

  | 薛梅 文 |

  春天来了,一切都充满生机。几场雨一落,脚下的土松软了,成片的草也便有了绿意。乡间的河岸边、田埂上叫得出名、叫不出名的野菜一个劲儿冒出来,鲜嫩鲜嫩的,不久便占据了菜市场的一角,进而被摆上了桌宴。搛吃这些野菜的时候,也咀嚼出了春意盈颊,仿佛嗅到了泥土的芳香,嗅到了那份久违了的田园气息。

  春节前后,最先亮相的是荠菜。儿时,我曾经跟随祖母在乡间挑过荠菜,至今我还能在大片的草丛中一眼认出荠菜来,我和小弟跟着祖母跑前跑后,时不时欣喜地发现了荠菜,忍不住一阵惊呼。把荠菜在沸水里焯过,切碎,以煎熟的鸡蛋末和肉末拌匀,用来作春卷或饺子的馅儿,味道是最好不过的。每年春节前,我的母亲总有一个必做的功课,就是做春卷给我们吃,她嫌现成的不新鲜不卫生,必定要不厌其烦地买、择、洗、焯、拌,亲自做春卷馅儿,然后再包春卷、煎春卷给我们一大家子吃。临了,还要给我们带上一些生的打包回去,慢慢享用。泰州的早茶店里还有一种翡翠烧卖,堪称泰州早茶中的经典,馅儿就是以荠菜为主,加一点虾仁丁儿,色如翡翠,皮薄如纸,轻咬一口,满齿留香。

  时近清明,农历到了二月间,“春在溪头荠菜花”,开了花的荠菜已是老得过了时令。此间,野菜的花样却更多了,以秧草、马兰头、枸杞头为最。

  秧草茎细长,叶呈卵圆形,学名叫苜蓿,因开小黄花,民间叫它黄花草。扬泰一带以前在秧田成片种植时作基肥之用,故我们这里叫它“秧草”,江南则唤作“草头”。秧草宜用素油爆炒,特别是初春第一茬嫩叶,因越过冬天,生长周期长,炒食尤为鲜美。用秧草下面条、煮粥也是极清爽可口的。最妙的当然是久负盛名的“秧草烧河豚”这道菜,阳春三月,“正是河豚欲上时”,江阴、靖江沿江一带一时间群贤毕至、佳朋满座,有人冲着河豚来,有人慕着秧草至,一荤一素,江鲜加野鲜,相得益彰。还有秧草烧河蚌、秧草烧鳜鱼都是上佳的美味,秧草虽是配菜,但却烘云托月,不可或缺,鲜美绝伦。秧草不仅可鲜吃,腌制起来也同样味美。只需将鲜秧草洗净晾干,用盐搓揉封存瓶中,十来天即可食用,而且久贮不会酸腐。蚕豆花儿香啊秧苗儿鲜,将它配炒刚上市的鲜蚕豆,也是一道味道绝佳的时鲜菜。现在泰州的土特产店里,已经有瓶装的腌制秧草卖,客居外地的亲朋回来了,以此小菜馈赠,别见情谊。

  三月里,还有一种因为清香爽口, 很受人们喜爱的野菜是马兰头。马兰头在江南江北一带到处可见,因为秋天开小菊花,又名路边菊、田边菊,它的叶子细长,形如柳叶,根茎粗短,散发出一股近似菊花但又比菊花更加浓郁的芳香。《随园居饮食谱》中如此描写马兰头的功用:“妙不可言,嫩者可茹,可馅,蔬中佳品,诸病可餐。”马兰头食用非常讲究时令,清明前味道最佳,民间有一说:“明前马兰菜中宝,明后马兰羊口草”,不过现在市场上经常有在蔬菜大棚里培植的卖,供应的时间跨度要长得多,但是跟露天自然生长的相比,口感要逊色得多了。马兰头凉拌、炒食、做馅包饺子都很美味,且营养丰富,中医上说它性平,味甘,兼具清热解毒、止血、散结消肿的食疗功效。除素炒外,还可以和肉丝、鸡丝、虾仁等同炒,味道更佳。我的婆母知道我喜欢吃凉拌马兰头,前些时候特地在小区的草坪里挑了不少回来,用沸水焯过,切成碎丁,只需撒点盐,淋上本地产的小磨麻油,味道极好,完全是一番返璞归真的本味。如果不怕烦,还可以选火腿、鸡脯、冬笋、开洋、香菇等其中一二,切碎成丁儿一同凉拌,足以给人五彩缤纷、咸鲜适口、清爽宜人的感觉。

  至于枸杞头,是掐取刚抽出的嫩芽儿,和马兰头的吃法相似,用沸水焯过,挤去水,淋上足够的佐料,麻油要多一点。凉拌枸杞头会有一股子隐约淡淡的清苦,让人欲舍难舍。

  清明过后,渐老的马兰头从餐桌上退下,该是菊花脑上桌的时节了。菊花脑本是南京城特有的一种野菜,菊花脑蛋汤更是南京的一道招牌菜。我初识菊花脑就是在南京随园读书的时候,算来已经近三十年了。菊花脑最好的烹饪方法是用来做汤,碧绿碧绿的汤水里再飘上些嫩黄的蛋花,绿的绿滴滴,黄的黄灿灿,这道菜的名字不妨叫作“春光明媚”,色彩好,味道更是鲜而不腻,格外爽口。早几年,泰州鲜见菊花脑,每到南京,老同学招待让我点菜,菊花脑蛋汤是绝对少不了的,喝上一口,那股奇特的清香便从舌尖上开始蔓延,一直浸润到心底。去年初春,朋友特地赠我菊花脑两株,我随意地栽种在墙角,很快就横行霸道地生长起来,不消时日就匍匐满地,一派生机盎然,颇让我饱了口福。到了秋天开了细细密密的小黄花,越冬过后修去枯枝,这不,今春又蓬蓬勃勃地抽出许多碧绿的嫩叶来了。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东坡的这句话正合我意,散淡、清雅、从容,于清中品味,清中得欢。豆蔻少女素面最美,乡间野蔬味道最真。我钟爱野菜,不仅因其有益健康,还因其不失自然本真,更使我想起与之相关联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美好的时光,而使我倍感弥足珍贵、回味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