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无锡

这一块银圆在宜兴传承81年

新四军后代寻访未果 背后故事军民情深

  “我妈给新四军‘方司令’家的新生儿喂奶,他送给我妈一块银圆。我妈生前将银圆交给我保管,这块银圆一直在我们家珍藏着,至今有81年了。”7月1日,家住宜兴太华镇乾元村年逾古稀的王秀仙老人,向记者展示了这块银圆,讲述了它背后的故事。

  太华山区是新四军战斗过的地方,太华山新四军和苏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就建在太华山下龙珠湖畔。

  据王秀仙老人讲述,81年前的一天,风雪交加,“方司令”和方嫂带着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来到太华山村王家园。因为产妇身体虚弱,没有奶水,找到王秀仙的妈妈求助。当时,王秀仙的妈妈刚生下王秀仙的姐姐。当晚,“方司令”一家人在王家园留宿,翌日便翻山越岭前往安徽境内。王秀仙的妈妈为新四军的后代两次喂奶,将舍不得给自己孩子吃的两个鸡蛋给了方嫂,并连夜为方嫂赶制了一双棉鞋,棉鞋的两只鞋底分别由王家园的妇女汤根娣、蒋全皎完成。临别时,“方司令”给了王家人一块银圆,感谢“奶娘”的照顾和帮助。王秀仙的父亲临时砍毛竹赶制了一副担架,一同护送“方司令”一家人转移。在接近安徽广德境内的一处山岭时,遭遇日军炮弹袭击。危急时刻,“方司令”将王秀仙的父亲劝返。

  “我妈妈77岁时去世,如果她在世,今年应该是107岁。妈妈临终前将这块银圆交给我,叮嘱我保管好、传下去。”王秀仙老人说。她告诉记者,大概在10多年前,“方司令”的儿子曾经到乾元村来寻访当年“奶娘”的下落。当时,没有人知道这一段历史,王家人因此错过了与这位新四军后代“重逢”的机会。

  饱含着军民鱼水深情的这块银圆,面额为200文,正面有“四川造币厂造”字样。

  “方司令”是谁?记者从新四军研究资料当中得到准确的说法。据资料记载,“方司令”化名方自强,原名刘别生,系新四军十六旅(江浙军区第一纵队)四十八团(第三支队)团长。 (何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