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二泉月·书苑

扬气、苏意与锡韵

读《风情——梁溪商业与市井生活丛谈》

  | 龙佳骊 文 |

  “扬气”,原意为神气、有气度,引申为傲慢、自大。但扬州人也用以炫耀扬州城市文化的蓬勃而上扬,“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向往扬州一游,赏扬州明月,品扬州美味……这当然是古时的扬州,据说所谓扬气,已“独领风骚两千年”。由扬气又连带出“苏意”,苏州人用来概括内蕴于苏工、苏作、苏式、苏样中的文化意象,特指引领潮流的生活时尚。虽然不与扬气的两千年较短长,但苏意的繁华足以傲视扬州。作为一种城市风尚,苏意至少在数个世纪中曾为各地所仰慕、所追随、所仿效。“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而雅之”。

  那么,无锡的城市文化也有自己的概括表述吗?比如一度说得比较多的“锡韵”?粗粗回顾之下,似乎没有看到什么系统的梳理研究。这可能是因为无锡城市发展走强的时间不是很长,也与地方文化学者在这方面的综合研究欠缺密切相关。一个城市文化意蕴的归纳,需要贯通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不同层次,从人们的饮食起居、服饰穿戴、器具使用、文化娱乐、民间习俗、语言表达,乃至文学艺术、学术思想等,作出系统的梳理。而长久以来,研究者的关注偏重于地方的精英人物和文化成果,而对社会人群的日常生活——生活状态、生活态度及其变动,则不甚了然。

  近日出版的《梁溪历史文化丛书》之一的《风情——梁溪商业与市井生活丛谈》(以下简称《风情》),显得别具一格。这是一部记述近代无锡城厢居民日常生活的图书,书的结构包含商业和市井生活两个维度。该书的篇章层面,以生活门类的食、衣、住行、服务、文化娱乐作归类,而在节目层面,则按商业、服务业的行业分别加以展开。全书共涉及与市民生活关系密切的50多个行业部门,既扼要叙述行业的历史沿革,点出起落变化的原因;又描摹居民生活的实际境况,揭示蕴含其中的无锡特色。这就把回望历史的视角,从国家、社会的宏大叙事,拉回到微观的城市社区和商业行业,看到众生互动的一幕幕生活场景。

  《风情》一书所描述的近代无锡市民生活丰富多样,犹如一首江南风的歌曲,抑扬顿挫,婉转回环,吟唱出这座城市民众生活的独特韵律。近代无锡正经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历史转型,无论是商业业种、业态、组织,还是市民生活的方式和形态,都处于转折变动之中。不仅新旧糅合交织,而且时有跳脱、错动。但透过本书的记述,还是可以切到这个时代无锡人和无锡城市的深层脉动。

  从总体上看,近代无锡人的日常生活及其所体现的基本格调偏于质朴。与传统的吴地都会苏州、迅速崛起的工商大埠上海相比,无锡人明显“土气”。如果说苏杭是天堂,无锡便是实实在在的人世间。从日常饮食到服饰装扮、居家布置,无锡人以节俭、朴实为本色。无锡盛产优质稻米,人们却普遍爱吃面食,书中剖析原委,正与无锡人的务实相关。又如绱鞋、修鞋业兴旺,是因为无锡人爱穿“千层百纳鞋”;而无锡人以毛竹、竹爿代替木材建屋、制作家具,带动竹行业兴盛……无不体现了深刻在无锡人骨子里的本分、质朴。

  然而,无锡人的朴实并没有淹没他的精明,精明是无锡人的又一个内在品质。最精明的无锡人,每办一件事、经营一个行当,都会仔细盘算其成本和收益,再谋划行事的办法和策略。《风情》一书告诉人们,无锡特产酱排骨,利用的是当时质优价廉的猪肉边角料“肉骨头”;无锡的清水油面筋,则依托面粉加工和棉纺织两大工业产业,将洗去淀粉的生麸加工成独特的美味佳肴;还有曹三房的钟鼎、王源吉的铁锅、大窑的砖瓦、惠山的泥人,虽然完全不同于苏州的刺绣、缂丝、檀香扇、红木家具、白玉雕,但其制作、经营乃至品牌建树,却也把无锡人的精细、灵活演绎得淋漓尽致。

  无锡人的质朴、精明基于聪明智慧,这又成就了无锡人的另外一个品格——求新。近代无锡人的追求时尚,从来不落人后,不仅成衣新装的订制紧随上海风尚,而且“集团婚礼”等新花样也是不断翻新。从看戏、听书到观摩电影,无锡依靠与上海电影公司的合作,影院建设和新片放映走在了内地城市的前列,形成国内院线制最早的雏形。再如从电灯、电话、电器到电台广播,从木船、水泥船到钢板船、游艇、大马力内燃机轮船……无锡人在很多方面不断变革开拓、推陈出新。所有这些,《风情》一书都有娓娓而谈的叙说。

  透过无锡人的日常生活,也许可以对无锡城市的文化品性作出更多的剖析和概括,诸如包容、坚毅、务实等等。如果说扬气、苏意更多展现的是一种温润、柔婉,像极了一位亭亭玉立的美娇娘,那么无锡的气韵则刚健而不失沉稳,粗犷中自有劲气内敛,犹如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这从无锡的近代产业以机械制造、金属冶炼为支撑;无锡的近代建筑多中西合璧,壮观而实用;无锡的近代园林依托真山真水,开阔、俊朗……都可以得到印证。百年来无锡城市的气度和风尚,或许应该由此来加以认识。

  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为之提供物质支撑的农工商产业,是一种实在的社会存在,它的大众行为、大众实践的交互作用,积淀成为人们共同的社会心理,在此基础上的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学术的实验和创造,又形成带有思想、精神闪光的社会意识。所有这些,构成一座城市的丰厚文化意蕴。其中基于人们衣食住行、社会交往、文化娱乐而生发的生活理念、消费偏好、风尚习俗,正是这座城市文化内涵的深层底色。《风情》一书由史学研究者执笔编撰,对近代无锡市民生活的系统梳理和精到描述,全景式地展示其经济、社会的历史风貌,切近于历史的真实。读者可以通过那些平凡人物的琐屑故事,透视一座江南古城从农耕时代走向工业时代的历史变迁,认识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多姿多彩,也由此增添一份对于地域文化的自信和自觉。

  《风情——梁溪商业与市井生活丛谈》,汤可可 等著,广陵书社2023年12月出版